丘陵山地梨园宜机化树形 — V 形连栋平面形
更新时间:2025-04-21 07:00 浏览量:7
丘陵山地梨园宜机化树形 — V 形连栋平面形
赵德英等
宜机化树形是指整个栽培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加高效使用机械化设备的一种树体结构,具有树体结构简单化、树体高度一致化、枝条分布均一化、树体管理标准化的特点。梨树 V 形连栋平面树形是一种典型的宜机化树形,广泛适用于平地和梯改坡的丘陵山地梨园。
V 形连栋平面树形开花状
1 树体基本结构
V 形连栋平面树形每两行作为一个单元,两行树体错位栽植,行内间距 50 厘米,大行距为3.5 米,株距 1.0~1.2 米。定植前设立 V 形支架,每个支架上设立 4 道铁线,分别距地面 60、110、160、210 厘米。定植时选择长势一致的苗木进行直立栽植,侧生分枝长至 30~40 厘米时将中心干摁倒,水平绑缚在距地面 60 厘米高的铁线上,主干保持直立,侧枝以 60°仰角垂直引缚至格架铁线上,侧枝间距保持 15~20 厘米。相邻两株树能够交接时将中心干延长头与其前面的树体主干弯曲部位上方相互嫁接在一起,采用靠接方式,嫁接面长度 5 厘米,绑扎固定,每 2~3 个月调整一次绑扎带,促进嫁接口充分愈合正常生长。
2 V 形连栋平面树形的优势
由于该树形充分利用枝条本身垂直生长优势,整形简单,免刻芽、免拉枝,将生长势分散到多个垂直主枝上,主枝平行排列形成的 V 形平面结果单元有利于截获更多的光能,同时由于整行树体嫁接在一起后,实现养分和水分的互联互通,果实着色好,产量高,品质优。第 3 年树体可基本成形,亩产量 2000 千克,第 5 年进入稳定盛果期,亩产量可达 3500 千克。该树形树高保持在 2.5 米,自然降低树体高度,结果部位均位于人伸手就能到达的地方,不需要借助梯子等工具,减少了人工成本 50%以上。同时叶面肥和农药在树体内喷布效果更均匀,可以实现机械化修剪、疏花疏果、施肥打药和机器人采摘。
3 V 形连栋平面树形整形技术要点
该树形管理的核心是如何保证 V 形架面上各直立主枝的均匀度和一致性。随着距离主干位置越来越远,其上着生的枝条生长势也出现越来越弱的趋势,主干弯曲部位通常会萌发直立强旺枝,从而影响水平干后部的发枝和枝梢生长,一般在春季萌芽后及时进行抹除。水平干前端萌发的枝梢生长势较为强旺,要严格进行控制,一方面通过选择斜向下芽位萌发的枝条进行引缚,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增加其负载量的方式控制营养生长。水平干后端部位萌发的枝梢通常长势细弱,可通过选择上位芽或者疏除全部花果的方式来增强其生长势。进而保证各主枝之间的长势平衡。对于缺枝部位可通过刻芽或者涂抹促分枝药剂的方式促发新梢。该树形上着生的主枝均利用短枝结果,不留分枝,稳定结果 2~3 年后从基部留橛疏除,促发新枝进行补位,不存在永久性的主枝。本着去强留弱的原则,每年疏除 3~4 个强旺枝,不断进行更新修剪,始终保持新枝壮枝稳定结果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