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文摘:晋剧前辈琴师占元财主安永寿
更新时间:2025-09-16 17:25 浏览量:1
“占元财主”安永寿(1885—1950)乳名占元,山西省清徐县孟封村人,工呼胡。他因乳名占元,家庭为富户,人称“占元财主”。他从小嗜戏如命,凡有山场野会唱戏的地方,都坐上轿车去看,主要是观看、聆听琴师的弓法、指法和音法。民国初年,每年冬季戏班封箱之后,离他村三十多里的太谷北洸村三多堂长达月余的名家大聚会,他更是必去观看之人。他去了主要是看中路梆子第二代场面上的高手演奏:“印财主”的呼胡甲成儿的板,程贻功的呼胡李万煜的板,周镛的呼胡“狗蛮”的板。虽说当时他道行尚浅,轮不上上场,但抽空向师傅们请教一些问题,的确受益匪浅。尤其是民国十八年(1929)左右,“三儿生”孟珍卿在清徐县粮店老板刘大昌等人的资助下,承起了“小荣梨园娃娃班”后,“占元财主”如鱼得水,“满堂儿”“万金子”就成了他的座上客。他以好烟、好酒款待二位,二位教他如何拉唱腔、过场曲牌以及与锣鼓的配合等。此后,他专学“万金子”一路的操琴风格。
“‘万金子’的音法,程贻功的弓法,‘印财主’的捏拍”是20世纪20年代末,人们对中路梆子呼胡演奏史上早期三位杰出琴师的艺术赞赏。其中尤以“万金子”坐姿舒展,音色圆润、悠扬见长。他演奏时无名指的功力深厚,颤音尤为精彩。每逢夜阑人静,人们沉醉于戏文之时,“万金子”亦似闭门而坐,轻舒弓杆,可那悦耳的呼胡声却传出很远很远,路人听了,流连忘返。
民国二十二年(1933),“占元财主”与“满堂儿”一起搭了祁县韩国华所承的“同梨园”。
在榆次西门的“大仙爷庙”演出时,由“满堂儿”司鼓,“占元财主”操琴,“盖天红”王步云、刘芝兰、“奴子生”温兆林合演的《双巧配》,轰动了榆次城。
民国二十七年(1938),“筱吉仙”张宝魁在太原鸣盛楼承起了新民大戏院。“占元财主”偕同“满堂儿”转搭此班。该班当时主要演连台本戏《西游记》《岳飞传》和《封神榜》等。翌年,“万金子”去世后,“占元财主”就坐上了拉呼胡的头把交椅,直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为避战乱,他才离开,跑回原籍。1950年,他因病谢世,享年六十五岁。
“占元财主”离开太原时,以八十大块洋把呼胡卖给邮局工作的蒋祥,后来蒋祥托晋剧票友李秀中代卖,曾在剧团工作的梁锦章看到呼胡不错,自己收藏起来,这把呼胡现在传到了梁继平手里,也算晋剧史上跨世纪的历史见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