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梨园名家缅怀大师艺术人生

更新时间:2025-05-15 08:00  浏览量:2

张君秋的后代和传人以及梨园界人士齐聚一堂。

本报记者 王润

今年是京剧大师张君秋诞辰105周年。为致敬艺术大师,弘扬传统文化,5月25日,“纪念张君秋先生诞辰105周年演唱会”将在北京人民剧场上演,电影《张君秋》也正式启动。为此,张君秋的后代和传人、梨园界多位名家、各地票友将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大师的艺术人生。

两场演出 四代传人齐聚

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是四小名旦之一,也是京剧张派艺术的创始人。他不仅有着出众的扮相和嗓音天赋,并且对京剧传统剧目的唱腔进行大胆革新,创排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剧目,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君秋大师诞辰105周年纪念演出由八十高龄的张君秋之女张学玲发起并组织,包括专业场和业余场两场演出。25日晚的专业场汇聚了全国各地张派优秀传人,涵盖大师亲传弟子、再传弟子、第四代传人,其中不乏专业院团的张派当红名家以及梅花奖及各项国家大奖得主。在张学玲的建议下,25日下午还将有一场云集全国各地优秀业余票友的演出。

张君秋外孙女、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王润菁将参与专业场演出。她表示:“作为张家的第三代传人,我的责任很重,也责无旁贷。长辈们做出了他们的贡献,我希望能团结更多的传承者,一起为张派艺术做出更多贡献。”

电影立项 期待各界支持

电影《张君秋》的启动也备受瞩目。电影将以张君秋生平为主线,展现他在京剧艺术道路上的奋斗历程和卓越成就。张学玲介绍,由她撰写的《张君秋》一书得到了已故名导郭宝昌的肯定,出版后丁荫楠导演接下了改编剧本和导演的工作,自己和中国画报高级编辑卢山教授也参与了剧本的改编。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电影剧本改编完成,已获得国家电影局同意拍摄,并得到北京市相关资助,被列为关注项目。

然而,电影拍摄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难题。张学玲呼吁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和支持电影《张君秋》:“我们相信这部电影有着巨大的潜力,它不仅将展现京剧艺术的魅力,还能让更多人了解京剧人的奋斗精神。我们希望有见识、有才识、有财力的社会各界人士能够支持我们,让这部电影能够顺利拍摄完成,为观众呈现一部精彩的作品。”

薪火相传 后辈追忆大师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对张君秋大师的艺术成就和创新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张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具影响力的京剧流派创始人之一,他的艺术理念和创新精神,为我们后辈树立了榜样。他不仅在剧目创作上推陈出新,还在人物造型、表演风格等方面与时俱进。”张关正强调,传承张派艺术,不仅要学习大师的技艺,更要传承他永不止步的精神,坚持不断创新。

张君秋之子张学浩作为张君秋艺术研究会会长,回顾父亲当年收徒传艺的盛况感慨万千。“当时众多京剧名家纷纷前来学习,家中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张学浩表示,“父亲的艺术成就和精神,是我们家族的骄傲,也是京剧界的瑰宝。我们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他的艺术,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始终坚守,努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跟着张先生那么多年,我对张派艺术的喜爱难以言表,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命。”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蔡英莲作为张君秋的亲传弟子,与大师有着深厚的师徒情谊。她回忆自己当年跟随张君秋学习的点点滴滴,激动不已:“他不仅在艺术上对我们悉心指导,还教我们如何做人。他的艺术造诣和人格魅力都深深影响了我。”如今,81岁高龄的蔡英莲依然每天坚持练唱,“张老师的艺术一定要传下去,我们活一天,就要传一天。”

王奕謌作为张派艺术的再传弟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张派艺术。“去年我进行了从艺30年的20场全国巡演,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张派艺术唱腔的包容性,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张派艺术的决心。”张派艺术的再传弟子洪岩此次不仅担任演唱会主持人并参与演出,还将请八名学习京剧的小朋友上台表演,“让孩子们通过舞台实践切身了解传统艺术,非常有意义。”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