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校中专生到戏曲界“大拿”!张保平的逆袭之路太震憾了!
更新时间:2025-05-10 20:48 浏览量:2
在戏曲圈,张保平绝对是“开挂式”的存在。1960年出生于山西沁水的他,13岁就凭实力考入晋东南戏校中专部。
要知道,上世纪70年代的戏校招生堪称“万里挑一”,能在少年时期敲开这扇门,张保平的天赋值从一开始就点满了。
从1979年毕业踏入戏曲舞台,张保平开启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封神之路”。1986年,他在《杀妻》中饰演吴汉,凭借对人物内心矛盾的精准演绎,拿下山西省主角金牌奖;
两年后,又在《杀惜》里把宋江的复杂性格诠释得淋漓尽致,再度斩获金牌。这就好比游戏里连刷两个高难度副本,直接让同行惊掉下巴。
真正让他“一战成名天下知”的,是1998年携《初定中原》晋京演出。
他饰演的多尔衮,既有战场上的杀伐果断,又不失政治家的谋略深沉,成功摘下中国戏剧梅花奖。
这个奖项有多牛?它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荣誉,相当于戏曲界的“奥斯卡小金人”。此后他又接连拿下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文华表演奖,把行业内的大奖拿了个“大满贯”。
张保平的厉害之处还不止于舞台。2001年,他大胆跨界,策划并主演了上党梆子首部戏曲电视连续剧《初定中原》。当时很多人不看好这种“传统+现代”的模式,但事实证明,他赌对了!这部剧不仅收获第二十二届飞天奖,更让上党梆子的网络搜索量激增40%,成功让古老剧种“破圈”。
如今身为一级演员、剧团团长,张保平还在为戏曲传承“操碎了心”。他常说:“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但也得让年轻人愿意看。”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在短视频风靡、娱乐方式多元的今天,传统戏曲想要“活下去”,既需要守住艺术内核,又得学会用年轻人的语言“对话”。
张保平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只要敢创新、有实力,传统艺术照样能成为“流量担当”。这份坚持与突破,或许就是他从普通中专生成长为戏曲界“顶流”的终极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