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书记遇事找法底气足
更新时间:2025-11-25 11:38 浏览量:3
“高空抛物‘凶手’不明,应该向谁索赔?”“爱犬致人受伤,主人用不用负责任?”在武汉市东湖风景区梨园社区,小区广播和巡逻的志愿者,是居民们身边的“普法课堂”。社区里遇到难题时,利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引导大家伙儿充分发表意见,是社区书记、“法律明白人”李艳梅的经验之谈。“遇事找法、摊开说理”,让她不断刷新居民们的信任度,干起事来底气也越来越足。
梨园社区紧邻东湖绿道西大门,属于综合性社区,有上了年头的职工宿舍,也有新建的住宅小区、医院、学校、单位、商圈等。社区内人员多且流动性大,基础设施设备老化。如何管理好这么复杂的社区?李艳梅深知,赢得居民的信任是关键。
“居民有问题找到我,我的目标是做到一次性告知其解决方案,如果面对问题只能回答‘不知道’,不仅是不称职,更会极大削弱社区工作者在居民们心中的信任。”李艳梅说。
“知法明是非,守法享安宁。”2009年,刚来到梨园社区工作的李艳梅,便从工作中明白了这个道理。当年11月份前后,社区东湖天下小区筹备成立业委会,为了保证相关工作顺利进行,她找来《物业管理条例》,将其中的相关规定反复研究学习。业主大会的组建规则、权利义务清单、专项维修基金的使用规范、物业公用部位管理规则、物业服务合同的订立……为了做到居民一问就知道,李艳梅前前后后学了3个月。
2021年,经过司法行政部门的培训,李艳梅成为梨园社区的一名“法律明白人”。线上接受网络培训,线下参加法治讲座,为了当好“明白人”,李艳梅带领社区同事、物业公司员工、居民群众代表加入到学法普法的队伍中。
李艳梅在工作中。通讯员供图
先当“学生”再当“先生”。社区逐渐组成了一支由社区两委、网格员、居民小组长、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普法志愿者等32人组成的“法律明白人”队伍,联动社区民警、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员定期“以案说法”,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治理新格局。
有段时间,社区里有一位上初中的女孩,因为骨折在家休养,成绩下滑,意志消沉,甚至产生了伤害自己的念头。李艳梅得知后上门首先找到家长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父母必须保证孩子的安全,这是法律责任,是底线,绝对不能含糊。”然后拉着一家人坐在一起说理:“因为生病落下功课,成绩暂时下滑,千万不要给孩子压力,而要让她轻装上阵。”还要用“情”暖心:“当家长的可以经常陪孩子下楼散散心,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永远在自己身边,是自己最坚实的后盾。”一番工作做下来,一家人的心态都有了改观,不久后女孩重新振作了起来。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却也是许许多多个小家组成的“大家庭”。在社区治理中,一遇到“大家”的事,就常会面临“谁来说、怎么说、谁说了算”的难题。作为“法律明白人”,李艳梅的解题方法是:用好法治思维,搭建协商平台,把多元声音转化为治理合力。
今年6月,社区和盛世家小区的电梯提档升级工程刚刚完工,李艳梅就接到居民提出的意见:全国针对老旧电梯更新刚刚发布了最新要求,小区里升级后的电梯是不是满足这些要求?
李艳梅马上跟进,发现6月1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有关工作的通知》,对于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的更新电梯,有明确的专项要求及检验附加要求。
对照相关要求,李艳梅立即报请区级相关部门协调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工作人员、小区电梯提档升级施工方、小区物业、居民代表等多方进行协商。先复盘前期施工经过,让大伙儿看看原施工方案及进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然后根据最新要求,发现确有需要调整施工的部分。
“主要是对电梯的对重块及轿厢进行调整。”李艳梅介绍,社区及居民代表在施工期间全程监督质量,确保所有环节公开透明。“目前23部电梯已有10部完成调整。”小区电梯的两次施工不仅彻底消除了电梯安全隐患,也在维护业主合法利益同时,赢得了居民们的信任。
“如今我们社区的14名工作人员都取得了‘法律明白人’的身份。”李艳梅骄傲地说,“遇事找法、摊开说理”的工作理念,让李艳梅和同事们不断将具体法条转化为解决居民急难愁盼的实际方案,将刚性规则融入充满温情的社区实践当中。
2024年10月,李艳梅作为全国12名代表之一,在全国“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班作经验交流。
据悉,2021年至今,在武汉市东湖风景区所辖的18个社区(村)范围内,已逐步建成了由社区群干、社区民警、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居民小组长、退休老干部、普法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总数超300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宣讲法律政策、引导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生法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