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关汉卿:那颗响当当的“铜豌豆”,还是梨园第一“风流客”?

更新时间:2025-11-22 19:44  浏览量:1

你敢信吗?那位写出《窦娥冤》的大文豪,居然自称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这句话里头,藏了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狂放与不羁?

今天咱们就掀开历史的面纱,聊聊元代戏坛第一人——关汉卿。课本里把他捧得高高在上,可真实的他,却是个在勾栏瓦舍里打滚、在风月场中挥毫的“叛逆才子”!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KqVvPAKY

一、梨园“老炮儿”,还是艺术“革新家”?

关汉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说他是个编剧?那可小看他了!

在元朝那个文人都挤破头想当官的年代,关汉卿却一头扎进了当时被视为“下九流”的戏曲行当。他不仅是写戏的,还是导戏的,甚至亲自登台演戏!这放在今天,那就是编导演全才啊!

但问题来了:他为什么对戏曲如此痴迷?难道科举不香吗?

真相是——元朝前期科举一度停滞,汉族文人想当官?难如登天!关汉卿索性放飞自我,在戏曲天地里找到了自由。他混迹于勾栏瓦舍,和戏子歌妓打成一片。这在当时,可是惊世骇俗的行为!

那些说他搞“潜规则”的传闻,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关汉卿特别善于发现和培养女演员。只要是有才华的姑娘,他都会倾力栽培,给她们写戏、教她们表演。这在当时保守的人看来,就是“不成体统”。但在关汉卿眼里,艺术面前,人人平等!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KqYlNTQM

二、风流才子,还是女性知音?

说到关汉卿的风流韵事,那可真是传得神乎其神!

史料记载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学问大、幽默、会来事儿、女人缘特别好!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和周盼儿、朱帘秀这样的当红女演员交往密切。有人就说:看吧,这不就是古代版的“潜规则”吗?

且慢!事情真有这么简单?

看看他写的戏吧!《救风尘》里机智勇敢的赵盼儿,《望江亭》里智勇双全的谭记儿,哪个不是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在那个女性被压迫的年代,关汉卿笔下的女子却个个聪明伶俐、敢于反抗!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一个真正轻视女性的人,能写出这样动人的女性角色吗?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KqaW0x9D

或许,关汉卿不是风流,而是真正懂得欣赏女性的才华。他交往的那些女演员,在当时的地位虽然卑微,但在他眼中,却是艺术的化身、灵感的源泉。

三、仕途失意,还是主动选择?

关汉卿为什么不去当官?这个问题困扰了后世无数人。

有人说他考不上,有人说他性格太狂放不被官场接纳。但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是他自己选择了远离官场?

想想看,在元朝那个民族等级森严的时代,一个汉族文人就算当了官,又能有多大作为?关汉卿何等聪明,他早就看透了这一点!

于是,他选择在戏曲的天地里挥洒才华。他写的《窦娥冤》,借一个弱女子的冤屈,把当时社会的黑暗面揭露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作品,官场能容得下吗?

他用戏剧发声,为底层人民呐喊。这难道不比当个唯唯诺诺的小官更有意义?

四、旷世奇作,藏着多少秘密?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KqcN0Tud

说到关汉卿的作品,那可真是部部经典!

《窦娥冤》中那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这哪里是在写戏?分明是在向不公的世道发出最强烈的抗议!

《救风尘》中,风尘女子赵盼儿机智地救出姐妹,把那个自以为是的周舍耍得团团转。这出戏在当时的颠覆性,不亚于今天的任何一部女权主义作品!

《单刀会》里关羽的英雄气概,《望江亭》中谭记儿的聪慧勇敢...关汉卿用他的笔,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也悄悄传递着他的价值观。

这些作品能流传至今,仅仅是因为写得好吗?或许更因为,里头藏着关汉卿对这个世界最深的爱与痛!

五、重新认识这颗“铜豌豆”

关汉卿在自己的散曲里这样写道:“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这话说得太对了!他就是这样一个硬骨头——官场蒸不烂他,世俗煮不熟他,命运捶不扁他,岁月炒不爆他!

今天我们再谈关汉卿,不该只盯着那些风流韵事,更该看到他的反叛精神。在那个压抑的时代,他活出了自己的模样——写自己想写的戏,爱自己想爱的人,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yKqdvQE7B

他的“潜规则”,或许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龌龊,而是一个艺术家发现美、培育美的独特方式。他的“风流”,也不是简单的纵情声色,而是对生命热忱的拥抱。

七百多年过去了,关汉卿的作品依然在舞台上熠熠生辉。这让我们不禁思考:什么样的艺术才能穿越时空?或许正是那些发自真心、关乎人性的作品。

下次再看《窦娥冤》时,不妨想想关汉卿写这出戏时的心情。那个在梨园中放浪形骸的才子,内心该有着怎样的大悲悯与大情怀?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