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部经典传统戏曲折子戏亮相第三届全国高腔优秀剧目展演
更新时间:2025-11-21 04:59 浏览量:1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等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高腔优秀剧目展演在江西抚州举办,由福建省文旅厅推荐的梨园戏《朱文・赠绣箧》、莆仙戏《三鞭回两锏》和高甲戏《许仙谢医》3部经典剧目折子戏惊艳亮相创新版块“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南方片区入选作品展演。展演期间,福建省文旅厅艺术处还在特别举办的戏曲剧目复排与小剧种保护工作座谈会上,作福建戏曲剧种保护的经验分享交流。
三部佳作,各展风采
梨园戏《朱文・赠绣箧》
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
《朱文・赠绣箧》,源自明代《永乐大典》记载的宋元南戏剧目,被誉为“宋元遗篇,海内孤本”。该剧风格古朴苍劲,作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上路流派的经典,具有极高的文化遗产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赠绣箧》为该剧名折,演绎一粒金与朱文纠缠定情,尽显梨园上路生旦戏风姿异趣。
莆仙戏《三鞭回两锏》
福建省仙游县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此剧源自莆仙戏大棚戏《隋唐》的武戏精品,保留傀儡“跳跃”等表演风格,以“傀儡打”的独特表演风格惊艳全场。剧中秦琼与尉迟恭边唱边打,短小精悍的鞭锏交锋间,保留了古老的贴生、二花表演科介,仅靠两名军士摇旗呐喊的简洁调度,表现两军对垒的紧张氛围,展现莆仙戏武戏的精湛与古朴。
高甲戏《许仙谢医》
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
该剧取材于《白蛇传》的经典折子戏,讲述许仙与白素贞经郎中说合重归于好的温情故事。作为高甲戏的经典教材剧目,该剧曾于1962年赴京演出,脍炙人口、余韵无穷,在闽南及东南亚闽南语系地区广为流传。此次复排以细腻的情感表达,传递出跨越时空的人文温度。
本届展演规模盛大、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共有来自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个高腔优秀剧目、30个“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南方片区入选作品参加,涵盖36个地方剧种,以公益性演出方式为观众带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戏曲文化体验。此次福建入选的三部作品,涵盖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三大福建代表性剧种,彰显了近年来福建推动戏曲艺术本体弘扬,引导建立优秀传统(经典)作品传承演出机制,营造戏曲剧种传承发展良好生态的代表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