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文摘:马玉楼生命之遇之人生伴侣
更新时间:2025-11-16 01:22 浏览量:2
```markdown
戏台下的生死情缘:从黄豆饼到灰军装的晋剧人生马玉楼十八岁那年,戏班子里的婶子们可没少操心。
这闺女水灵得跟六月脆梨似的,偏生见天泡在油彩胭脂里,卸了妆就扎进练功房踢腿下腰。
她爹蹲在后台门框上抽着旱烟,瞅着闺女把红缨枪耍得呼呼带风,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三回。
田家小子那会儿正跟着部队爬战壕。
十四岁的半大孩子裹着灰布军装,裤腿挽了三道还拖地,腰上别着两颗边区造手榴弹。
他记得清楚,那天出太原城时揣着最后两块黄豆饼,城门口阎老西的机枪突突扫过来,前头爬着的大叔后脑勺突然就开了花,血点子溅到饼子上,硬是就着血腥味咽下去了。
戏台后头的煤油灯晃得人眼晕。
马玉楼对着镜子贴片子,听见外头武生们起哄:“秋生哥又来送夜宵了!”田希文杵在门帘外头,军装兜里揣着烤红薯,热气把前襟洇出个油印子。
他打帘子时手抖,金线绣的帘钩子缠住了武装带,扯得整块帘布哗啦掉下来,露出姑娘半张没画完的戏妆脸。
这田家小子可不是省油的灯。
九岁跟着后爹跑江湖,睡过破庙吃过观音土。
四八年冬天在榆次戏园子,头回穿上灰军装那晚,他蹲灶房连干五碗小米粥,撑得直打嗝。
后来给旅长送情报,布鞋头里塞着密信,走山路被野狗追出二里地,鞋帮子跑掉了都不敢回头捡。
部队宣传队驻扎海子边那阵,田希文天不亮就爬起来吊嗓子。
马玉楼她们团在隔壁院排《打金枝》,他扒着墙头偷学身段,让看院的大黄狗撵得翻进白菜窖。
腊月二十三祭灶那天,两个戏班子拼场唱对台戏,田家小子扮赵子龙,银枪耍到兴头上,枪头红缨子甩出去,正巧落在台下马玉楼捧着的茶碗里。
彭绍辉将军来听戏那回,田希文正在后台给田桂兰勾脸。
独臂将军的牛皮靴踩得地板咚咚响,他敬礼时手上还粘着胭脂。
将军盯着他瞅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这不是当年爬战壕送信的小鬼么?枪子儿在脑瓜顶上飞,你小子抱着情报跑得比兔子还快!”
有网友说“这才是真正的革命爱情,枪林弹雨里滚出来的感情比现在电视剧实在多了”,还有人说“老辈人搞对象都带着硝烟味,现在小年轻送玫瑰算啥”。
戏台子上的锣鼓还在敲,马玉楼那件绣着金线的戏服,袖口磨破的地方,至今还留着田希文当年补的针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