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入皖 星耀合肥 | 梨园巾帼别样红 声声黄梅皆是情
更新时间:2025-10-29 13:10 浏览量:1
在这片被戏曲艺术浸润的城市中,有一群温柔而坚定的女性身影格外动人——她们将满腔热忱化作无声春雨,让戏曲的种子在社区街巷、在校园课堂悄然生长,静待花开。
近段时间,“百戏入皖·星耀合肥”的戏曲春风持续吹拂江淮大地,名家名段的动人旋律萦绕在无数戏迷的耳畔,织就一幅梨园锦绣的盛世图景。在这片被戏曲艺术浸润的城市中,有一群温柔而坚定的女性身影格外动人——她们将满腔热忱化作无声春雨,让戏曲的种子在社区街巷、在校园课堂悄然生长,静待花开。
黄家英:一曲黄梅一生情
点开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合肥市工人文化宫黄梅戏艺术团副团长黄家英的微信头像,身穿一袭素衣的她朱唇轻启,眉眼含笑,似要吟唱一段婉转情深的黄梅戏,戏韵十足,风采卓然。
黄家英为自己的微信取名“黄梅家英”——这是她喜爱黄梅戏最凝练的写照。一曲黄梅,一生家英,姓名与戏韵早已水乳交融,诉说着她对黄梅戏全部的眷恋与深情。
和很多戏曲爱好者一样,黄家英从小就对黄梅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这些经典的黄梅戏唱段,成为萦绕在她童年耳畔最美的旋律,也成为她喜爱黄梅戏艺术梦想的起点。
1998年,黄家英才开始真正意义上学习和接触黄梅戏,先后师从梅伟慈、时应远、陶守琴、潘明珠多位艺术家,在唱、念、做、舞等各方面日益精进,艺术造诣迅速提升。
2006年,黄家英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与安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一届全国黄梅戏戏迷大赛,一举摘得了“全国十佳”称号。
此后,黄家英又相继参与了多场全国大赛与重要的汇演活动。在一次次高水准的竞技与交流中,她的黄梅戏艺术得以千锤百炼,无论是唱腔还是表演都日臻成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
鲍美玉:戏曲甘霖洒社区
在蜀山经开区蜀麓苑社区,提到鲍美玉,居民们都耳熟能详。作为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已经退休的她常年活跃在社区文化阵地,成为大家身边的“戏曲导师”。
回忆起与戏曲结缘的日子,鲍美玉打开了话匣子。1975年,13岁的她如愿以偿考入了池州市文工团(后改为池州市黄梅戏剧团)。“我从小就是黄梅戏迷,考入剧团后,才算真正走进了这门艺术的世界。”
在剧团的前几年,鲍美玉心无旁骛,专注于打好根基。从最基础的唱腔、身段学起,在一招一式的反复磨炼中,逐渐领悟着黄梅戏的艺术真谛。
从艺四十余载,鲍美玉多次随团赴新加坡、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演出,将黄梅戏的婉转唱腔与中华戏曲的独特魅力带到国际舞台。
退休后,鲍美玉在合肥生活,并将一腔热忱投入社区,成为街坊邻里口中的“戏曲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