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促进梨园流转共赴丰收盛景
更新时间:2025-03-14 15:27 浏览量:10
春日渐暖,万物复苏,在静宁县界石铺镇万亩早酥梨园,广大果农接续冬季果园管理,正在忙碌开展春剪、清园、施肥、覆膜等工作,为梨花盛开和秋实累累奠定基础。
高堡村种梨大户王太学近期更是忙碌,在镇村组织配合下,他流转到其他村民梨园7亩,新增梨树300余棵。连同自家及之前流转经营的6亩多梨园,今年将要种植管护梨树近600棵。连日来,王太学和雇请的同村两名种梨能手在新流转梨园抓紧开展树形修剪:“这些刚流转到手的梨园,大多管护不到位,眼下要抓紧做好树体整形修剪,接着还要施肥覆膜,力争当年每棵树收益达到120元以上。”
界石铺镇早酥梨产业发展已近30年,是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梨园出现了轻管、弃管现象。对此,界石铺镇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组织各村委会牵头,对辖区内的梨园进行全面排查摸底,详细了解梨园的面积、权属、经营状况等信息,积极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将缺人、无人经营管理梨园流转给有能力、有意愿的种梨大户和农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经营。同时,镇上统一提供农膜、有机肥等农资支持,降低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的生产成本,提高他们参与流转的积极性。
“今春,我们合作社共流转李堡村梨园30亩,将近1500棵梨树。后期加强管护生产,按每棵树净收益70元算,今年将增加收入10万元。”静宁县农园场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晓红说,农户流出梨园每亩年可获得租金600元。同时,合作社吸纳有技术、有劳动能力的果农进入梨园打工,从树枝修剪、喷药施肥到梨子上市采摘、分拣,仅这一项每人年劳务收入至少可达到七八千元。
“近两年来,全镇摸排的缺人、无人种植管理的500多亩梨园实现成功流转。不但有效解决了梨园轻管、弃管的问题,为流转双方带来收益,更让全镇梨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界石铺镇政府干部张晓军介绍,他最近两年一直参与全镇轻管、弃管梨园摸排和流转工作。梨园流转后,种梨大户和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经营,可以集中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促进梨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2024年,该镇早酥梨平均亩产2600公斤,总产量达到1.6万吨,实现产值6400万元。(记者 田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