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大梨园DN1600供水管道抢修:进度、难点与保障全解析
更新时间:2025-10-21 08:38 浏览量:3
供水管道抢修是市政工程中关乎民生的关键场景,官渡区大梨园320国道旁DN1600供水管道抢修项目,其进展与应对措施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以下从抢修核心信息、难点、时间节点及保障措施展开详细解析。
一、抢修核心进展:受损超预期,更换长度增至9米
截至当前,该DN1600供水管道抢修仍在全力推进,核心变化源于基坑开挖后的现场研判结果——漏损管段内部受损程度远超前期预期,经技术团队综合评估管道结构安全性、修复后使用寿命等因素,最终确定需更换的管道长度从初始方案增加至9米,这一调整直接关联后续施工节奏与工程量分配。
二、抢修难度解析:三重挑战拉高施工门槛
此次抢修难度集中体现在三个关键维度,也是市政管道深基坑作业中常见的复杂场景:
一是作业面条件复杂,320国道旁区域地下管线密集、地面交通流量大,施工过程中需兼顾周边管线保护与交通疏导,作业空间受限;二是管道埋深超7米,深基坑开挖需采取专项支护措施(如钢板桩、排桩支护等),防止基坑坍塌,同时需做好降水处理,避免地下水影响施工;三是工程量同步增加,9米长DN1600管道(直径1.6米)的拆除、新管安装及接口焊接,需匹配大型吊装设备与专业焊接团队,施工工序复杂度与耗时显著提升。
三、时间节点明确:10月21日10:00力争完工,恢复供水需过“水质关”
目前项目已明确关键时间节点:力争在10月21日10:00前完成管道修复作业。需注意的是,修复完成不代表立即恢复供水,后续还将同步开展管道冲洗作业——通过高压清水冲洗管道内壁的杂质、焊渣等,待水质检测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后,再分区域逐步恢复供水,确保用户端用水安全。
四、多维保障措施:24小时作业+水厂复产+应急送水,降低用水影响
为最大程度减少抢修对周边用水的影响,昆明水务集团采取了三套并行的保障方案:
1. 施工端24小时不间断作业:抢修队伍已完成第二轮换班,通过“人歇机不歇”的模式压缩施工周期,同时配备夜间照明、安全警示等设施,确保昼夜施工合规性与安全性;
2. 水厂端恢复生产补能:马金铺水厂已恢复正常生产,并于10月20日10:00起向马金铺、古滇片区稳定供水,优先保障该区域居民与企业基础用水;
3. 应急端送水兜底:调度6辆专业应急送水车,在抢修影响区域设置临时取水点,连续开展送水服务,覆盖居民小区、学校、医院等重点用水场景,缓解临时用水缺口。
从此次抢修案例可见,市政供水管道深基坑作业需兼顾“技术精准性”与“民生保障性”,前期勘察的全面性、现场研判的及时性、保障措施的系统性,是应对突发漏损事件的关键。后续可持续关注该项目10月21日完工后的水质检测与供水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