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了不起的青春】李小宁:梨园新蕊展风华

更新时间:2025-10-17 00:16  浏览量:1

扎实的唱功、饱满的情感、灵动传神的双眸......10月3日晚,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文化艺术中心的舞台上,饰演秦香莲的李小宁唱响“三江水洗不尽我满腹冤枉”这一经典唱段,将秦香莲被丈夫抛弃后的满腔辛酸与悲愤展现得淋漓尽致,台下观众欢声雷动,掌声经久不息。

在李小宁很小的时候,她对戏曲的热爱和表演天赋便显现了出来。当同为戏迷的母亲发现女儿不仅天生一副好嗓子,而且不论在什么场合、台下有多少观众表演都不怯场,便将她送进了安阳市文化艺术学校学戏。虽然李小宁在不久后便因家庭困难辍学,但这并没有改变她对戏曲艺术的追求。

偶然的一次机会,李小宁被卫辉市文化艺术学校录取,并逐渐展现出在戏曲表演领域的非凡才华。在此之后,她先是凭借良好的形象气质和扎实的功底于2000年成为卫辉市豫剧团的一员,又在2004年顺利通过了新乡市豫剧团的考试。在这段日子里,李小宁更加刻苦努力,不断专心钻研演技,很快便成为剧团的“台柱子”。

“这中间当然想过放弃,因为学戏太苦了。”李小宁说,“入行前只看到演员们舞台上的风光,哪里晓得台下要付出这么多努力。”她表示,那种单调和枯燥,外行很难体会,一个动作往往需要重复练习几百上千遍,才能成就台上那一次成功,“我们有句话,叫‘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因为根本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苦练。”

练好了那些名目繁多的基本功,也不代表就拿到了优秀戏曲演员的“通行证”。“舞台上,别说唱腔、身段和台步,就连演员每个看似简单的一动一指都有讲究。”李小宁一边说着,一边熟练而优雅地捏了两个漂亮的兰花指,“虽然苦,但是一上台、一亮相,看到台下观众投来的目光,听着那些为自己响起的掌声,就把那些苦和累全忘了。”

谈到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演出经历,李小宁说,那是还在卫辉市豫剧团工作期间,经验尚浅的她在一次上台时突然脑子一片空白,把台词忘得一干二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她表示,如果是经验丰富的演员,他们会随机应变,把这出戏圆过去。但当时的自己只能将后面的情节直接演完后匆匆离场。“所以光练习不实践是不行的,好演员都是在台上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不是在台下排练出来的。”

2015年,李小宁开始向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汪荃珍老师学习,并于2018年正式成为她的弟子之一,自那以后,她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每个戏曲演员入行初期肯定要经历照搬和模仿的阶段,但是时间长了,我们就要在表演中融入自己的东西。”

当被问及作为名师之徒,在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方面有什么看法,李小宁表示,每个人对角色的理解不同,所以在有了丰富经验后,演员便可以根据个人的审美取向和嗓音条件对故事情节和舞台展现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师父常教导我们,每个人的嗓音条件不同,不要刻意模仿老师的唱腔,而是要把每个派别的特点演唱出来,还要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李小宁说,“有句话叫做‘像我者生,似我者死’,唱戏就是这样。”

舞台之下,脱去戏服、卸下装束的李小宁与普通人无异,只是她那一双眼睛仍然亮得出奇。采访最后,李小宁与记者讨论起戏曲事业未来的发展,她认为,现在整个行业对青年戏曲演员文化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是好事,因为只有演员的个人专业素养提升了,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关注、了解和支持传统戏曲文化。她还说,受到汪荃珍老师的影响,自己最近还产生了以豫剧演员的身份开直播的念头,“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我想在直播间为大家普及一些戏曲艺术知识,或者解答戏迷们的各种问题,也算是为豫剧的传承和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吧。”(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楠 文/图)

编辑:杨璇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