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添1700株黄杨!通州梨园这些区域迎“阔亮”新风景!全镇累计拆围档约5400延米!
更新时间:2025-10-10 20:41 浏览量:1
曾经,它们是一片片灰蒙的“补丁”,割裂了城市的风景,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如今,随着一道道围挡的倒下,敞亮通透的新景致豁然展现。近期,梨园镇持续推进以“拆围透绿”为核心的环境整治行动,不仅重塑着城镇的“面子”,更温暖着居民的“里子”。
告别“围墙视觉”,焕活公共空间
在梨园镇的多个角落,变化的脉搏清晰可感。小稿村东区北门对面,长达210延米的围挡拆除后,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被彻底清运,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平整开阔的土地。如今,1700株新栽的黄杨迎风而立,织就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为这个曾经被遗忘的角落绘上动人色彩。
△ 小稿村东区北门对面整治前
△ 小稿村东区北门对面整治后
从卷烟厂物流东侧到九棵树东路,从花涧溪小区门前到群芳中二街……一道道阻隔视线的围挡相继“谢幕”。这些曾经将公共空间分割得支离破碎的“遮羞墙”,不仅影响了镇域形象,更在无形中阻隔了邻里交往。如今,随着围挡的消失,久违的开阔感重新回归,阳光洒进每个角落,居民们的视野和心情都为之一畅。
△ 九棵树东路整治前
△ 九棵树东路整治后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拆除围挡约5400延米,清理各类垃圾约3800立方米,绿化修复面积超3.5万平方米。这些数字背后,是公共空间一寸寸被“赎回”,是城镇面貌一天天变靓,更是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持续提升。
高位推动,打响空间“解放”攻坚战
这些变化,源于一场高位推动、决心坚定的专项整治行动。“要以‘不打折扣、不留死角’的决心,坚决拆除影响环境、占据空间的围挡,真正把高品质公共空间还给居民!”在梨园镇环境整治专题部署会上,镇主要领导话语坚定,为专项行动定下明确基调。
行动启动以来,梨园镇党委政府便将“拆围透绿”列为提升城乡品质、回应群众关切的标志性工程。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建工作专班,建立“日调度、周通报”机制,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人。一场以解放公共空间、提升环境品质为目标的攻坚战全面打响。
为推动整治工作落地见效,镇主要领导带队沿街开展拉练检查。镇生态环境事务中心、农村农业办公室、城乡建设办公室(规划)、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林业)等多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直面问题、现场办公。
“这片围挡为什么还没拆?存在什么困难?”“拆除后的垃圾清运和场地利用方案是否已落实?”在检查过程中,镇领导看得仔细、问得深入。针对部分点位存在的权属复杂、垃圾清运难等实际问题,现场研判、现场协调、现场交办,要求相关科室主动对接、限时解决,有效打通了堵点、卡点,确保整治工作高效推进。
“减法”与“加法”并举,优化治理路径
“拆围透绿”,“拆”是基础,“用”才是关键。在整治过程中,梨园镇不仅做拆除的“减法”,更做好功能提升与品质重塑的“加法”,将城市空间还于绿意与民生活力。
“拆,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拆完之后,如何让土地‘活’起来,让百姓真正受益。”梨园镇生态环境事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为此,一套“拆、清、整、绿、用”的组合拳精准施力:围挡拆除后,清运队伍和绿化队伍无缝衔接,确保建筑垃圾高效清运、生活垃圾及时处理,随后土地平整、绿植补种、功能规划同步跟进。
△ 卷烟厂物流东侧整治前
△ 卷烟厂物流东侧整治后
在卷烟厂物流东侧,360延米的围挡拆除后,镇里立即组织专业队伍清理垃圾800立方米,清除杂草2.4万平方米,并迅速完成绿地补种。如今,这片区域已是绿意盎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小稿村的地块在完成基础设施改造后,将作为村集体内部停车场投入使用,既解决了停车难题,又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
这种“即拆即清、即整即绿”的模式,确保了环境整治立竿见影,居民获得感实时在线。曾经杂草丛生、杂物堆积的卫生死角,变身社区小微绿地;原本被围挡“隐藏”的闲置地块,正被规划为停车位或休闲广场……每一处微更新,都体现着为民惠民的初心。
精管善治,描绘宜居新画卷
环境治理,难在长效,贵在精细。梨园镇摒弃“一阵风”式整治,将绣花功夫贯穿始终。
一方面,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组建由职能部门、社区网格员和居民志愿者构成的监督网络,对已完成整治的区域进行动态监管,确保问题不反弹、整治成果可持续。另一方面,在“透绿”的基础上,更注重“提质”,根据地块特性和居民需求,因地制宜进行微改造、精提升。
△ 花涧溪小区门前整治前
△ 花涧溪小区门前整治后
在花涧溪小区门前,268延米围挡拆除后,专业人员对1380平方米绿地进行精细化修剪和养护;群芳中二街在拆除50延米围挡后,不仅完成打草修剪,还清理垃圾17.2立方米,修复破损步道1.7平方米……这些细致入微的举措,让居民感受到治理的温度。
△ 群芳中二街整治前
△ 群芳中二街整治后
一处处曾经的“城市疤痕”,正逐步转变为充满生机的“金角银边”。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镇域环境品质,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
“现在这里真是大变样了!”家住花涧溪小区的王阿姨感慨道。傍晚时分,居民们在焕然一新的空间里散步休闲,孩子们在安全整洁的环境中嬉戏玩耍,邻里之间的交流也因空间的打开而更加密切。
围挡的倒下,倒出的是空间,连通的是民心。梨园镇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蝶变,回应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当视野不再被阻隔,当绿色重新触手可及,一个更加开放、通透、充满活力的宜居梨园,正缓缓铺展在人们眼前。
下一步,梨园镇将持续推进环境整治工作,深化“拆围透绿”成果,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致力于将清新靓丽、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打造为梨园镇最持久、最动人的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