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中亚文促会:听秦腔、过中秋,共赴梨园艺术之约

更新时间:2025-10-07 14:07  浏览量: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0月6日,正值中秋佳节,古城西安的月亮虽然被云层遮挡,但在细雨中城市依然弥漫着节日的温馨与团圆的气息。在西安市新城区太华南路拾叁潮·关中庭院(大华1935店)“秦”包间内,一场别样的中秋聚会正热闹举行。中亚国际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雷振强、办公室主任周民利、宣传部部长周峰川齐聚于此,为中亚国际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促进会深圳书画院的两位副院长王菁菁、曹树强举行饯行宴。更为这场聚会增添文化韵味的是,主办方特邀到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陈魁老师,大家一同度过了一个“听秦腔、过中秋,感受梨园风采”的难忘中秋之夜。

踏入典雅的包间,古朴的中式装饰与悠扬的丝竹之音相得益彰,将众人带入了一个充满古韵的戏曲世界。王菁菁不仅是一名优秀的职业美术教师,她还是西府的外甥女。平日里,音乐和绘画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而在非遗传承方面,她更是颇有建树。她对秦腔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怀有浓厚的兴趣,这份热爱如同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席间,陈魁老师作为梨园世家出身的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成为了这场中秋聚会的核心亮点。他浓眉大眼,气质儒雅,眼神中透着对秦腔艺术的执着与热爱。陈魁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秦腔的历史渊源。他娓娓道来,秦腔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它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秦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在明清时期,秦腔更是盛极一时,传遍了大江南北,对许多地方戏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魁老师剧照

接着,陈魁老师谈到了秦腔的艺术特点。秦腔的唱腔慷慨激昂、苍劲悲壮,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和艺术魅力。其板式丰富多样,有慢板、二六板、代板、流水板、箭板等,每种板式都有其独特的节奏和表现力。演员在演唱时,通过真假声结合的方式,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秦腔的角色行当也十分齐全,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个行当又有细致的划分。生行包括老生、须生、小生、幼生等;旦行有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等;净行俗称“花脸”,又可分为大净、毛净等;丑行则有文丑、武丑之分。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化妆造型,共同构成了秦腔丰富多彩的舞台世界。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秦腔的魅力,陈魁老师现场进行了一段精彩的示范表演。他亮开嗓子,唱起了经典秦腔剧目《血泪仇》中的选段。那高亢的嗓音,犹如洪钟般响亮,穿透了整个包间,那激昂的唱腔,大家都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在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之中。

,时长03:42

,时长00:29

表演结束后,王菁菁老师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热情,起身演唱了一段秦腔。她虽然并非专业的秦腔演员,但凭借着对秦腔的热爱和自身的艺术素养,演唱得有板有眼。陈魁老师认真地聆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许。

,时长00:29

演唱结束后,陈魁老师对王菁菁老师的演唱进行了细致的指导。他从发声方法、气息运用、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了耐心的讲解,并亲自示范了正确的演唱技巧。他告诉王菁菁老师,演唱秦腔时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就像拉弓射箭一样,气息要连贯、沉稳,才能发出洪亮、饱满的声音。在情感表达上,要深入理解剧情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去,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在陈魁老师的指导下,王菁菁老师再次演唱了一遍,明显有了很大的进步。她的声音更加洪亮,情感也更加真挚,舞台形象更为规范,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临别之际,主宾之间相互赠送书画作品,周峰川代表促进会向王菁菁老师赠送了有周至书画四大名人之一美誉的赵维堂老师国画《红梅》、王兴科的民俗泼彩画《喜气洋洋》,周民利的《荷花》,枭墨的书法。

这个中秋之夜,在秦腔的悠扬旋律中,大家不仅品尝了美味的佳肴,更领略了秦腔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中亚国际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促进会的成员们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以秦腔为纽带,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谊。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秦腔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将在更多人的热爱和传承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芒。(编辑:周峰川)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