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在合肥,书写戏曲传承的焕新答卷

更新时间:2025-09-28 22:46  浏览量:1

1790年,“三庆”徽班带着皖山皖水的灵秀进京,以一方舞台为起点,开启了与多元声腔的碰撞交融,淬炼出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开启了中国戏曲的璀璨篇章。

古有徽班入京,今有百戏入皖。

235年后,作为安徽省省会的合肥,接过文脉传承的接力棒,以“百戏入皖”为约,聚各路剧种,邀南北名角,星耀合肥,让跨越235载的“戏曲回响”,在江淮大地焕发新生。

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既是对“徽班进京”辉煌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让古老戏魂在当代舞台上重焕光彩,让千年文脉在全民参与中接续绵延。

你听!昆曲的婉转、京剧的激越、豫剧的铿锵、越剧的缠绵、楚剧的鲜活……百戏正在江淮大地交响,最动人的中国故事也正在书写中。

名家荟萃

尽展中华戏曲风采

大幕开启,好戏登台!

9月28日晚,刚走进安徽百戏城的观众们,就被“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舞台美术作品展所吸引。

戏曲服饰文化展区内,那些绝美的戏服、头饰等,每一个都能被惊艳到,让你感觉,可以永远相信老祖宗的审美。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眼波流转,顾盼生辉,4位戏曲演员现场互动演绎,生动呈现传统戏曲艺术。

戏曲文创展区,从茶杯到鹅毛扇,各种戏曲主题周边文创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兼具传统与创意。

中国戏曲学院舞台模型展区内,古建筑模型及师生优秀作品展,尽显当代戏曲舞美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主演艺厅内,灯火璀璨、座无虚席。“百戏入皖·星耀合肥”主题活动启动暨名家经典荟萃演出在这里举行。

于兰、杨凤一、冯玉萍、汪荃珍、蔡浙飞和韩再芬等6位“梅花奖”得主率先登台,朗诵艺术家宣言,并接受“中华戏曲传承推介官”的聘书,他们将以顶尖艺术家的影响力凝聚传承力量,让戏曲之美在新时代持续绽放。

随后,一曲《戏韵芬芳》拉开了名家经典荟萃演出的序幕!

九梅同台,百剧争妍。这场高规格展演堪称梨园星光大典,单雯、刘雯卉、吴美莲、鲍陈热、余维刚、肖笑波、蓝天、吴素英、汪育殊9位“梅花奖”得主依次登台,领衔献艺、各展风华。

昆曲的婉转清丽、豫剧的铿锵有力、黄梅戏的水乡韵味、台州乱弹的澎湃张力、楚剧的质朴鲜活、祁剧的高亢激越、京剧的雍容大气、越剧的柔美缠绵、徽剧的雄浑厚重,在舞台上交织碰撞,打造了一场跨越地域、融汇南北、贯通古今的戏曲盛宴,让观众在方寸舞台间尽览中华戏曲千年神韵。

舞台上,名家名角尽展才艺,水袖翻飞间尽是戏韵风华;舞台下,观众看得入情入心,掌声与喝彩里满是共鸣与沉醉。“235年前徽班进京播撒文化火种,今天全国好戏齐聚合肥,这是最动人的文化回响!”家住滨湖的戏迷王先生激动地说。

当晚还有许多特殊观众,包括:道德模范、好人代表、劳动模范代表、教师、科技工作者、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新就业群体代表、新能源汽车展参展商、在肥外国友人代表、戏迷票友、大学生、基层群众代表等。他们因戏结缘、因戏而聚,在丝竹悠扬与婉转唱腔间,共赴一场浸润心灵的文化盛宴。

一场跨越235载的

“文脉接力”

大幕开启,好戏还将连连!

本次名家经典唱段荟萃演出,只是“百戏入皖·星耀合肥”主题活动的首场演出。从明天起,两个“百场”将陆续上演——

合肥将邀请全国各剧种代表人物来肥,在合肥推出各类惠民展演经典剧目百场以上;此外,还将组织安徽地方戏曲在合肥惠民展演百场以上。

9月29日、9月30日的两场京剧惠民演出的售票信息一出,10到30元的惠民票价,让盯着信息抢票的网友们沸腾了。大家的反应,高度统一:“这票价,我怀疑系统出Bug了!”抢票通道一开,“秒没”已经不足以形容,抢票的困难程度,可用“光速蒸发”来形容。当大家终于从“系统Bug”的猜测中缓过神来才发现,这不是bug,这是合肥送给所有人的文化大礼包——邀请全国顶尖的艺术家,也用最低的门槛,邀请每一位热爱艺术的市民与游客。

古有徽班进京,宫廷赏音,铸戏曲传奇;今有百戏入皖,万家同欢,续传承新篇。

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

这样的惠民展演计划,将从10月还将一直排到明年春节前后,这是对“徽班进京”的深情致敬,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

1790年,以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从扬州启程进京献艺,拉开了“四大徽班”逐鹿京城的序幕。

彼时的徽班艺人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昆曲的婉转身段、秦腔的激昂唱腔与京腔的通俗鲜活,后与汉调深度融合,淬炼出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这场跨越南北的文化融合,不仅造就了中国戏曲的巅峰之作,更奠定了安徽在中国戏曲史上的源头地位。

235年后,作为安徽省会,合肥以“百戏入皖”为名,与辉煌历史跨时空对话,接续文脉。

名家名角名剧惠民展演,安徽地方戏曲惠民演出……活动早已超越单纯的戏曲展演,成为一次文化根脉的唤醒与重塑,“两个百场”惠民演出,将一出又一出精彩大戏送到百姓身边,让戏曲成为触手可及的文化滋养。

老戏迷在熟悉的唱腔里重拾记忆,年轻人在绚丽的舞台上初识戏曲之美,江淮儿女血脉里的“戏曲基因”,在这场盛宴中被重新“激活”。

“百戏入皖·星耀合肥”主题活动,还延续了徽班“兼容并蓄”的精神内核,它不再是单一剧种的“独角戏”,而是多元戏曲的“大联欢”。

9~10月份,首批展演的剧种以京剧和昆曲为主,还有观众所耳熟能详的黄梅戏、豫剧、晋剧、徽剧、扬剧、婺剧、吉剧、河北梆子,共计10个全国剧种、13家演出团体、17个经典剧目、26场精彩演出,名家荟萃,流派纷呈。

其中,既有国粹京剧的大气磅礴,也有地方剧种的独特风情;既有名家名角的巅峰演绎,也有基层演员的质朴表达。这种开放的姿态,恰是对徽班融合南北的当代呼应,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徽剧《小宴》

而更深远的传承,在于文化基因的延续,及全民参与的拓展。

活动期间,“戏曲鉴赏课”将走进中小学、名家名角讲座将走入高校,让戏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种子”;韩再芬、于兰等戏曲名家被授予“中华戏曲传承推介官”,结合“星耀合肥”电视戏曲节目等活动,让青年一代与传统艺术建立起情感联结,成功实现从“戏班传承”到“全民传承”的跨越。

从历史纵深看,合肥以“百戏入皖”为纽带,将安徽的戏曲源头地位与当代文化建设紧密相连,让中华戏曲在新时代的江淮大地上,既守得住经典,也接得住地气,更看得见未来。

这不仅是合肥、是安徽的文化盛事,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生机的生动缩影——唯有让经典“活”在当下,才能让文化“传”向未来。

小小票根

撬动“文商旅”融合

大幕开启,合肥有戏。

而这小小的一张戏票,还有不少隐藏功能,蕴含着这座城市的良苦用心。

如果说文化传承是“百戏入皖”的精神内核,那么“票根经济”便是其连接市场的纽带。

这场盛会,跳出“就戏论戏”的局限,将一张小小的演出票根,转化为撬动“文商旅”融合的杠杆,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票根经济”的核心在于构建“观演+消费”的完整生态链。合肥创新性地推出一系列惠民消费计划。

一张张戏票,既是演出纪念票,也是一张张“超级VIP卡”!凭这张票,可以获得的,远不止一场戏剧的感动,还有合肥满满的热情与诚意!

从戏剧的舞台,到城市的山水;从味蕾的盛宴,到心灵的栖居。

昆曲《桃花扇》选段“眠香”

看完演出的纪念票根,可畅游安徽,包括黄山风景区、宏村、西递、九华山风景区、天柱山风景区等省内顶级景区,都可免费畅玩!合肥市内40家主要景区,同样免费敞开大门!

透过这用心的设计,你会发现,戏曲与文旅的“梦幻联动”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对安徽文旅资源的系统性整合——戏曲文化作为灵魂,串联起山水风光与人文景观,让游客在赏戏之余,深度感知江淮大地的自然与文化之美,见证“美好安徽,迎客天下”。

看完演出的纪念票根,还可以享受品质住宿的专享优惠!无论是想在云里安凹感受山间诗意,还是在西庐印象、花筑奢体验精品生活,都有专属房费优惠。此外,这张票根,还可以寻味庐州,逛吃合肥!在老乡鸡、聚红盛、庐州太太、三河酒家等多家合肥知名餐饮店用餐,立享餐费折扣!用一顿饭的优惠,再看一场戏!

你会发现,在城市消费场景中,票根的价值进一步延伸,形成了覆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链条优惠体系。这种设计既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商户注入了文化流量,使戏曲演出从单一的艺术活动,转变为拉动城市消费的新引擎,掀起一场真正的全民狂欢。

而国庆期间的合肥,“听大戏”与“看车展”,更将成为最火的双向奔赴。

“百戏入皖·星耀合肥”的戏台上,徽剧的水袖翻飞、黄梅戏的婉转唱腔刚拉开帷幕;2025新能源汽车大会又“接档”登场,90家主流车企携20余款新锐车型集结,戏楼的鼓点与车展的引擎声在城市上空交织成独特韵律。

这种“文化+产业”的相遇并非偶然,徽班进京235年来传承的“兼容创新”精神,与合肥打造“国际一流新能源汽车之都”的突破理念一脉相承。为了让这场相遇更有温度,活动方精心设计了“戏票牵车展”的场景联动:凭看完演出的纪念票根,还可以享受绿色出行的补贴!在合肥市注册经营的汽车零售企业购买非营运性质新能源乘用车,可申领1000元优惠补贴!

而所有的这些福利,只需要扫描纪念票背面的二维码,完成注册,即可搞定,让所有美好,都愉悦到达。

想象一下:白天在车展沉浸式体验智能座驾,用叠加补贴敲定心仪新车;傍晚移步戏楼,在咿呀唱腔里品味戏曲文化;散场后揣着餐饮券,到街头小店点一份合肥小吃——“赏车、品戏、享美食”的一天,既让购车消费有了文化底色,也让传统戏曲有了更贴近生活的打开方式。

一张小小的票根,串联起戏曲传承、文旅消费与汽车产业,既让戏曲文化有了贴近生活的“烟火气”,也为现代产业发展注入了厚重的“文化魂”。

这种“以文化聚人气、以产业促消费”的创新实践,不仅点亮了城市消费,更勾勒出合肥推动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同频共振的清晰路径。

它想告诉世界:科技创新是合肥的A面,璀璨文化同样是这座城市的B面。

未来,当这样的融合模式持续延伸,必将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独特密码。

越剧《打金枝·闯宫》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