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街街道北赵村:梨园丰收景 甜蜜满枝头
更新时间:2025-09-23 10:15 浏览量:2
金秋九月,忻府区九原街街道北赵村的梨园果香四溢,一个个色泽鲜亮的红梨压弯枝头,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北赵红梨不仅果型小巧精致,更以甜脆细腻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赢得市场青睐,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谈起与红梨的结缘,种植户李贵廷记忆犹新。2018年,他在中央教育电视台一档农业节目中首次了解到红梨这一特色品种,随即通过节目组联系上了育种专家郑教授。
“郑教授说这是当时研究出的优良品种,很有发展前景,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尽管内心充满期待,但面对高昂的引种成本,他也不免犹豫。“那时候,我带着五万块钱找过去,对方开价一百块钱一棵苗——那树苗才筷子那么细。万一不成,这笔钱可就打水漂了。”再三权衡之后,李贵廷先投入一万元引种,随后通过自建苗圃、嫁接扩繁,逐步摸索出一条稳妥的发展路径。
从细如筷子的幼苗起步,七年来,李贵廷倾注了大量心血进行精心培育和嫁接扩繁。如今,他的红梨园规模已扩大至五亩,果树超千棵,全面进入盛果期。单果重量介于半斤至一斤二两之间,糖度和品相逐年提升,亩产突破五千斤,亩均纯利润可达2万元左右。昔日的“小树苗”,真正长成了助农增收的“摇钱树”。
为保证红梨的品质,李贵廷在郑教授团队的指导下,建立起一套精细化的管理体系。从春季疏花疏果、夏季套袋防护,到全程施用农家肥、推行绿色防控技术,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科学种植的智慧。
“这个梨果型小、无渣、细腻甜脆,郑教授还提到它富含花青素,可以帮助皮肤抗氧化和健胃健脾。”说起红梨的优点,李贵廷自豪得很。
临近秋分,红梨陆续成熟,果园也迎来采摘旺季。今年,李贵廷创新采用“自采+市场直销”双渠道销售模式:既开放园区供市民体验采摘乐趣,也通过本地商超和农贸市场扩大销路。“自采定价六块钱一斤,大家可以边尝边摘,看中哪个摘哪个。”他高兴地估算,“这五亩园子,毛收入大概十三四万,扣除肥料等成本,纯利润能达到十二万左右。”
红梨的甜蜜,不仅甜在嘴里,更甜在李贵廷和乡亲们的心里。一颗颗红梨,照亮了一条依靠特色农业、科技兴农的致富之路,也成为忻府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