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架网,树下养鹅,低产梨园今年丰收了!
更新时间:2025-09-11 17:54 浏览量:1
9月中旬,果蔬飘香。这几天,位于宁阳县乡饮乡蒋家厂村的梨园里,累累硕果压枝头,梨园主人程冠功和工人正忙着摘梨、卖梨。100多亩梨园内,果香和着犬吠鹅鸣,一派特有的田园丰收景象。
“我去年接手的时候,这园子产量还很低。”程冠功一边忙活一边介绍说,“经过一年的努力,今年梨的产量和品质都上来了。”
程冠功介绍,经过一年的努力,今年整个园子一级果达到六成以上。
一年让一个果园脱胎换骨,程冠功有啥诀窍?
程冠功介绍,这片梨园内主要栽种的是秋月梨和新梨7号两种梨,其中秋月梨占七成。“秋月梨是当下畅销品种,产量低、收成少主要是因为管理不善。”程冠功说,“多年前我就一直管理果园,也卖农资,所以我敢接这个园子。”
程冠功接手后,除了对梨树进行科学修剪外,他还搭建了网架,把整个果园用防鸟网罩了起来。程冠功说,这片果园四周都是庄稼地,存在严重的鸟啄食现象,安装防鸟网可有效保护梨的产量和品质。
另外,自己懂果树管理,又常年卖农资,所以接手后,精心优化了果树的施肥方案,这也为今年的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梨园内的“特殊员工”大白鹅。
为进一步提高梨的品质,程冠功还为梨园引进了一批“特殊员工”——大白鹅。“它们负责清除树下的杂草,省去了人工除草的成本和麻烦。鹅的粪便还是天然的有机肥,能肥沃土地,这样结出的梨会更甜、更绿色。同时,鹅的活动还能疏松土壤,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可谓是一举多得!”程冠功介绍说。
一“上”一“下”的生态组合拳,激活了这片土地的潜能。以往因为管理粗放、投入不足导致的低产问题迎刃而解。今年的梨子不仅个头大、品相好,产量相比往年更是实现了大幅提升。整个园子一级果达到六成以上,亩均产量由过去的不足2000斤提高到今年3000多斤。秋月梨被来自临沂、安徽、浙江等地的客商以每斤2.5元以上的价格收走;而树下的大白鹅,每只也能卖200多元。过去的“低产园”真正变成了“丰产园”。
程冠功介绍,下一步,除继续精细化管理果树外,他已制定了新的增收计划:将与专业养殖公司合作,进一步扩大林下生态养殖规模,形成“夏秋养鹅、秋冬养鸡”的轮养模式,以充分利用果园空间和资源,实现“树上结果、树下养殖”的生态循环,在提升土地附加值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