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5872元!现代版勾栏听曲拿捏中产男人,网友:秀色可餐
更新时间:2025-09-10 20:09 浏览量:2
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首发|品牌官作者|品牌官老祖宗的文化是传下来了,但别真的不管传播方式啊!怎么现在消费者吃个饭都得被迫扮演“昏君”跟古风美人寻欢作乐。
但问题是当餐饮开始走“香艳风”,那“吃”的本质到底被放在了哪里。
餐厅不做饭
改行卖艺卖脸
品菜本是餐饮业雷打不动的核心,可你见过一顿饭5872元、其中可能百分之七十都是“演艺费”,结果餐食成本不到27%的餐厅吗?
图源:梨园剧餐
梨园剧餐正是这样一家店,它从开业以后就打着传统文化大肆收揽流量,显而易见流量起来了紧接着就是源源不断的客流量,但消费者多了以后商家开始兜不住这泼天富贵了。
有人会问:“古往今来,勾栏听曲就是文人雅客才会干的事情,为啥到了现代反而还得被抨击?这不应该是好事吗?”
图源:网友评论
再加上现在“跨界歌王”到“各行各业的跨界大挑战”,从WM用高颜值店员引流,到很多网红餐厅聘模特当服务员,再到KTV、足浴店纷纷学会了现套“靠脸创新”的公式,越来越的消费者不仅见怪不怪,甚至还乐在其中。
梨园剧餐也同样照搬公式,甚至还跟传统文化沾边,看人家海底捞的变脸谱和当场拉面不就把消费者哄得嘎嘎乐,怎么同样是传统文化和餐饮的结合到梨园剧餐这里狠狠“翻大车”了?
图源:梨园剧餐
因为这家餐饮的“传统文化”赤裸裸就是幌子!既然想借着文化来挣钱,恐怕却没考虑到“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个句老话吧,说是宋文化、传统戏剧,却只见其形、不见其魂,甚至说白了就是低俗的“擦边”暗示。
图源:网友评论
传统餐厅的逻辑很简单:菜好吃,你才会再来。
可梨园剧餐核心卖点是“体验”——不是味觉体验,是视觉体验,所以最后“吃”的成本被极致压缩;然后慕名而来的反而可能并不是食客,而是专门奔着看“古风美女跳舞”、“可以和大美女近距离互动”的场景。
图源:梨园剧餐
图源:梨园剧餐
梨园剧餐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流量太好用了:美女、跳舞、互动,每一样都比“好吃”更容易拍视频、更容易火。
图源:网友评论
客单价更容易拉高:卖菜不如卖氛围,卖饭不如卖体验,单价轻松翻几倍;有些年轻群体的消费者要的是面子、氛围、发朋友圈的素材还有那股新鲜感。
图源:网友评论
被批判的不止梨园剧餐,最近杭州一家国风烧鸟店被整改的原因可以说是“宛宛类卿”,它也不是因为串儿烤得有多香,而是因为穿古风服装的美女“贴脸开大”,用嘴递糖、贴身热舞,动作尺度大到让人瞠目结舌。
图源:网络
而且消费者如果要以上的“VIP服务”,只需要扫码付款就能给你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有网友直呼:“这哪是吃饭,这是夜店玩法搬进餐饮店了吧?”
于是虽然打卡的人络绎不绝,可就是评论里0个人在意这家店吃的到底是啥味道?
图源:网友评论
你说这两家店是餐饮店吗?是,但也不完全是,它们更像是以“餐饮”为壳的体验剧场——主打吃什么是小事,看人才是正题。
擦边不是创新
是透支信任
为什么餐饮开始集体“豁出去”?不是老板们不想好好做菜,而是“好好做菜”真的太难出圈了,不出圈也许就只能面临倒闭这个结局了。
图源:网络
现在经济大环境不那么乐观,“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也开始不那么管用了,以至于餐饮行业也是得面临线下客流不稳定,房租人工越来越贵的问题。
虽然说网红店寿命短,但传统老店也愁没有年轻人光顾;说白了现在是短视频时代,很多时候大家会更在意吃“漂亮饭”,“好吃”不如“好看”的现实就是:哪怕你菜做得再香,很多时候也不如小姐姐跳支舞传播快。
图源:网络
于是,一些店开始走“捷径”,既然拼口味拼不过老字号,拼价格拼不过连锁店,那就拼“你不敢做我敢做”的那些“走钢丝”猎奇体验。
从梨园剧餐到杭州某烧鸟店,一股“豁出去”的风潮正席卷各行各业,那些人深谙“眼球经济”之道,用撩人的宣传和猎奇的创意迅速抢占消费者宝贵的时间和金钱。
图源:网友评论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跟着网红推荐,兴冲冲地去一家“颜值爆表”的餐厅打卡,结果真的只有装修好看;被社交平台上完美无瑕的博主种草某款产品,买回来才发现堪比“诈骗”。
在任何行业,本质和价值都应该是核心,但这群“豁出去”的资本在悄然掏空消费者,就好比健身圈的博主也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图源:网络
健身并不是坏事,反而是现在年轻人注重健康的表现,但随着这种健康的思维和行动崛起以后,一刷短视频想跟练的时候,平台开始冒出了难以言喻的视频。
专业健身内容枯燥又难坚持,但荷尔蒙和视觉刺激却能让人瞬间上头,于是他们不再比拼谁的专业知识更扎实,谁的训练计划更有效,而是开始角逐谁的身材更火辣、谁的拍摄更大胆、谁的内容更撩人。
图源:抖音
然后男性也开始主打一个身材完美得像希腊雕塑,视频角度却越来越暧昧,衣服是越穿越少的,训练内容是随口科普的,文案是暧昧不清的,看下来倒是发现这些健身博主只是为了在镜头前疯狂擦边......
图源:抖音
一套训练计划没讲明白,倒是能把蛋白粉喝出“暧昧诱惑”的感觉;一个标准动作还没教到位,却已经换了三套凸显身材的紧身衣。
等你被这些内容吸引驻足,他们立刻话锋一转开始卖课、卖补剂、卖减肥产品。
这哪是健身教学?分明是“身材诱惑”下的精准收割。
说实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欣赏美好身材本无可厚非,但这种本末倒置的健身内容传播,当“靠身材而非专业内容就能赚钱”成为共识,那些认真研究教学、踏实带学员的教练反而无人问津。
整个行业的价值导向从“专业能力”歪曲成了“卖肉能力”劣币驱逐良币就此上演,长此以往,整个行业的水平不升反降,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图源:网友评论
消费者们有没有想过:在某些时刻的消费是不是真的有点偏离“正轨”了?
卷错方向
倒闭加速
说实话餐饮结合表演不是原罪,想博眼球吸引客流量也并不是大罪,真正的问题在于是否尊重自己行业?是否尊重消费者?是否尊重所谓“文化”的外衣?
图源:大众点评
这种所谓“创新”,其实是在用最短平快的方式收割流量,它不在乎回头客,不在乎品牌长期价值,甚至不在乎是否被骂。“黑红也是红”,总之先火了再说。
图源:小红书
虽然出发点是为了能生意长虹,但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病急乱投医,那些靠“擦边”引流,或许能短暂爆火,但被查处以后就等于前功尽弃;一旦被贴上“低俗”标签,消费者的好奇心态只会变成抵制。
图源:网络
真正能活下去的店永远靠的是好吃,因为餐饮的本质就是“餐”,你的菜要合格,你的服务要得体,你的文化要真诚。
而不是打着“古代文化”的旗号,做着近乎软色情的表演说着“舞蹈艺术”,更不是一對一貼身的大尺度收费互动。
图源:网友评论
毕竟,咱们去餐厅,是为了吃饭不是为了参加一场变了味的“表演”,这些所谓的“豁出去的内卷”,压根不是在创新,而是在破坏行业的秩序。
图源:抖音
如果所谓传统文化只剩服装和背景板; 如果所谓高端体验全靠美女和灯光撑; 如果所谓餐饮连基本的好吃都做不到那它再热闹也是空洞的。
写在最后
吃饭,终究是一件实在的事。颜值可以吸引打卡,但复购要靠好吃;氛围能带来流量,但长久要靠口碑,别让餐饮在跨界中迷了路;更别让值得中华民族骄傲的文化给“擦边”铺路。
我们不反对餐饮和艺术的结合有创新精神,更不介意艺术和娱乐有新风气,我们消费者在意的终究是不希望这些东西最终和“低俗”“擦边”沾上关系。
毕竟,真正能让我们一吃再吃的从来不是哪个跳舞的小姐姐,而是那一口让人忘不了的味道。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