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河中的追光者
更新时间:2025-09-05 09:03 浏览量:1
岁月长河中的追光者:于建邦老师的人生感悟
在时光的褶皱里,有些人如静默的山峦,沉稳而厚重;有些人如流淌的溪水,温柔而持久;而于建邦老师,却是一束光——一束穿越岁月、始终炽热的光。86岁高龄的他,退休25载,却以画笔绘梦、以诗抒怀、以曲谱情、以镜头记录时代。他的生命轨迹,仿佛在告诉我们:人生的精彩,从不因年龄而褪色;心中的热爱,永远是最亮的灯塔。
于老师的精神,首先是一种“不服老、不服输”的赤子之心。退休本是许多人放下忙碌、安享晚年的开始,但他却选择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出发。他为《歌唱美丽山东村》谱曲,旋律宛转悠扬,如春风拂过千亩梨园;为《黄河赞歌》作曲,音符雄浑激昂,似巨浪拍击岸石。更难得的是,他亲自拍摄剪辑MV,将音乐与画面完美融合,让观者仿佛置身于歌词的意境中。这种对艺术的极致追求,不是年轻气盛的冲动,而是历经沧桑后依然沸腾的热血。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老而弥坚”——生命的力量,从不在于年龄,而在于心是否依然跳动如初。
于老师的态度,更是一种“用脚步丈量土地,用镜头摄尽美好”的执着。他扛着相机,行走在古老村落与名山大川之间:在战场泊,他以光影勾勒红色基因的厚重;在万紫园,他用镜头捕捉荷花的婀娜与高洁;在新疆大巴扎和天池,他以画面记录异域风情与自然壮丽。他的镜头下,没有浮华的技巧,只有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对世界的深情告白。他说:“只要心有热爱,啥时开始都不晚。”这句话,仿佛是对所有年轻人的温柔鞭策——无论年龄几何,只要心怀梦想,生命便永远有无限可能。
于老师的人生,更是一场“以微光照亮他人”的旅程。他不仅实现自我价值,更以自身为炬火,点燃了无数人的心灵。他的学生们——包括我在内——每每看到他的作品,总不禁惊叹:这位曾经在讲台上挥洒汗水的老师,如今依然在以另一种方式教育着我们。他教会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不在于停滞,而在于不断超越。他像一束光,遇见了,便让人忍不住靠近、学习、追随。
有人说,衰老是必然的,但精神可以永远年轻;平庸是容易的,但卓越需要勇气。于建邦老师以86岁的高龄,活成了许多人向往的模样:充实、自信、充满激情。他的人生轨迹,仿佛在回应那句古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即使夕阳西下,余晖依然可以绚烂整片天空。
在于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时间的力量——那是热爱的力量,是坚持的力量,更是信仰的力量。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太早的放弃;生命没有注定的平庸,只有不愿闪耀的灵魂。
谨以此文,向于建邦老师致以最深的敬意与赞叹。愿他的精神如长明之灯,永远照亮前行的道路;愿他的态度如春风化雨,浸润更多人的心田;愿他的人生如诗如歌,继续谱写出更多精彩的乐章。祝福于老师身体健康,艺术之树常青,生命之光永不熄灭!
正如那句话所言:“有的人本身就是一束光,遇见了你就想着靠近。”于建邦老师,就是这样一束光——温暖、坚定、永恒。
老师,你发的视频我都看了。心里很是敬佩。这些天忙于自己的事情,一直无法安静下来回复您,真是对不起老师的热情。
今天试着写了一篇文章,算是对您的这几个视频读后的一个交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