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固河镇:特色产业结硕果 村强民富促振兴

更新时间:2025-03-12 14:05  浏览量:12

阳春三月,早春的生机在高唐县固河镇各地蔓延,广袤沃野如诗如画,特色产业生机盎然,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幸福画卷徐徐铺开。

近年来,固河镇在推动经济发展上聚力攻坚,突出补短板抓衔接,注重扬优势促提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迈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卫星工厂”拓宽致富路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发展是关键。固河镇立足本地资源,因地制宜,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做好、做实。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卫星工厂”,吸纳了众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不但为农村妇女提供了一个致富平台,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所谓“卫星工厂”是指经常承接一家或数家中心工厂的订货,供应某种自产零件或部分组件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作为中心工厂的供应商,提供特定的零件或组件。近日,在李集村的“卫星工厂”服装车间内,40多名妇女脚踩缝纫机,手上飞针走线,正在为完成服装加工订单而紧张忙碌着。“俺在这儿工作一个月能拿3000元工资,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家门口的‘卫星工厂’就是好”。脱贫享受政策户侯兴华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说。

截至目前,固河镇建有食品、服装、编织等各类“卫星工厂”20多家,吸纳了千余名群众稳定就业,有效解决了“务工”与“务农”“钱袋子”与“家庭”的问题,实现务工、顾家、挣钱“三不误”。

蔬菜大棚成为“聚宝盆”

在东朱村现代农业产业园,连片的大棚绵延铺展,棚内村民正紧锣密鼓地采摘成熟的西红柿。绿色藤蔓间,一个个西红柿色泽鲜艳、圆润饱满,宛如一盏盏红灯笼,映出了种植户的红火日子。“俺种植了两个西红柿大棚,按照目前的情况,预计一年下来,能净赚12万元左右,家庭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呀!”谈起今年的发展前景,脱贫享受政策户郝龙先信心满满地说。

一座座充满希望的温室大棚,构成了产业振兴的新图景。固河镇把发展大棚经济作为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提质增效、特色产业增收的突破口,让温室大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不仅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和坚实保障,许多困难群众通过参与种植实现增收脱贫。固河镇目前有温室大棚400余座,年产蔬菜达2800余吨,辐射带动周边600余人就业,人均收入2万多元。

一颗鸭梨变脸“致富果”

随着气温升高,春季梨园管理进入黄金期。走进谷庄村千亩梨园,村干部和村民们正穿梭其间,忙着为果树剪枝、松土、施肥,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春芒景象。“俺有2亩多梨园,去年净赚2万多元,加上务工收入,人均收入超万元,现在是吃穿不愁还有盈余。”脱贫享受政策户谷金林高兴地说道。

谷庄村种植鸭梨有数百年的历史,全村近七成的土地覆盖着梨树。近年来,固河镇将梨果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柱,针对部分脱贫享受政策户产业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该镇创新“党支部+科技能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策略,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技术培训、资金支持、市场对接等服务,帮助脱贫享受政策户增强“造血”功能,确保他们能够通过产业发展实现持续增收。

一颗鸭梨,致富一方百姓,众多脱贫享受政策户,因梨果而摆脱了贫困。时至2025年,鸭梨依旧是固河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致富果”。(郭洪广)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