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革命”突破梨园种植瓶颈
更新时间:2025-07-29 16:31 浏览量:12
山西省是我国梨产业的核心产区之一。这里孕育了“盐湖酥梨”“隰县玉露香梨”等享誉全国的梨中珍品。据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赵文志介绍,2024年山西省梨种植面积83.4万亩,产量170.4万吨,其中酥梨占50%左右,玉露香梨占35%左右。临猗、万荣、隰县、吉县等水果重点县的农民人均收入70%以上来自果品收入。
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种植模式面临着化肥农药过量使用、授粉效率低、机械化水平不足等瓶颈。2023年4月,FAO技术合作项目山西梨园生态管理项目在运城盐湖区、临汾隰县开启了一场“生态革命”。项目瞄准“化肥农药减量、生产效率提升、生态环境改善”三大目标,将国际先进的绿色农业理念与山西梨产业实际相结合,播撒下生态管理的种子。
在实施过程中,该项目引进并试点了精准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无人机辅助液体授粉等绿色生产技术。在梨树授粉的季节,仅需无人机就可将花粉均匀地播撒在梨花间。树干上的粘虫带、田间的频振式杀虫灯、土壤中的生物菌剂构成了病虫害立体防护网。据介绍,项目引入的各种绿色生产技术不仅有效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而且成功提升了坐果率,有效破解了梨树授粉难题。
数据显示,在运城和临汾地区的生态梨园试点,灌溉与施肥相结合,每亩可减少投入成本800元;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可减少化肥施用量2—3倍;无人机辅助液体授粉,在减少劳动力投入的同时,还能提高产量,从而增加收入。“这些充满希望的成果再次证明,向绿色农业食品系统过渡不仅可行,而且对农民、消费者和地球都有益。”FAO驻华代表卡洛斯说。
摘编自“绿染梨园谱新篇—记FAO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山西梨园生态管理项目”“,原载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