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办丧事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感觉不像办丧事,有违老传统
更新时间:2025-07-21 14:57 浏览量:6
办丧事是活着的人对逝者的尊重,体现的是孝道与感恩,按照老传统,人去世后要穿寿衣、用棺木盛殓,然后通知所有亲朋好友,高搭灵棚,等所有亲朋好友祭奠完毕方可下葬,时间一般为3天。
这期间花钱最多的地方可能要属纸扎活、唢呐班与留客吃饭的烟酒菜啦。虽然这些无谓的开支表面上看是一种浪费,但也不能说没有一点用处。
“纸扎活”就是用纸糊的一些象征性的东西,比如、纸车、纸马、纸房子等,虽然是纸扎的东西,但却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安慰,当然这源于人们灵魂不灭的思想;唢呐直接影响着葬礼现场的氛围;留客吃饭关系着人际关系,这也是对亲朋好友的感谢。当然,多数的人们也都会按照自己的经济实力去做,丧事办得隆不隆重、热不热闹,这没人笑话,因为丧事的场面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与标准。
在以前,人们生活困难,多数办丧事之家都是象征性地表示一下。就说八十年代吧,小编是八十年代的青年,对于当时办丧事记得也很清楚,当时的丧事就纸扎活来说,一般都是纸糊的小房子、纸车、纸马等,唢呐班也就是找两个吹唢呐的人,在丧事现场摆放一张小方桌了事,需用哀乐营造气氛的时候就吹奏一曲。留客吃饭也是客人所摆的供品、按三分之二的标准接下来的,一个馒头一碗大锅菜也满足招待客人了。
可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丧事上一些象征性地事情也改变了不少。现在不少人家办丧事,象征性的东西堆积成山,纸扎别墅、车、马、家电等等应有尽有,可以说,只要活着的人有的、见过的东西,死后都有,比活人用的还豪华。以前两人一张小方桌的唢呐班也变成了大舞台的演出团队。客人供品不摆,摆礼金,留客吃饭由馒头大烩菜,也变成了去饭店或大酒店的招待方式。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人富裕了,有钱了。就说前段时间参加的一次葬礼吧,逝者的三个儿子都有本事,子孙也多,那纸扎活也真叫多,纸扎活在大街上都快摆放到了村口。唢呐班请的是大型文艺演出,其中还有梨园春擂主戏曲表演及歌舞,演出费八千元,还有舞狮表演,也是八千元。留客吃饭请的上门做饭菜的包桌服务,一桌酒席13个菜两个汤500元,说真地,这丧事那也真叫“阔气”。
不过,那么多的纸扎活,最后却只能留下一堆灰烬,虽然歌舞小品、舞狮表演也引来了很多围观者的掌声与喝彩,甚至把孝子孝女都引得哈哈大笑,但这太“阔气”的待客之道,却也好像重大的喜事庆典,这样办丧事小编总感觉不像办丧事似的。
小编认为,这丧事办得虽然好虽然阔,也体现了主人家的富有,但过后思量这也是一种浪费,而且也有违老传统的孝道。小编也不怕这家人看到后不高兴,因为这种“阔气”代表不了孝道与尊重。
不说别的,表演团队表演的再好,却不是孝子孝女笑的时候,因为这是丧事。如此地挥霍金钱办丧事,不代表真正的孝,这只能说是一种“面子文化”在作祟,孝道应该是现实的孝,不应该是死后的讲排场。当然了,每个人对丧事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却不知大家所在的地方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场面?如见到如此的丧事,您又是如何认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