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街道文化“两创”幸福路 | 梨园薪火传社区 文化“两创”绽新花
更新时间:2025-07-21 00:34 浏览量:11
近日,一场传统韵味浓郁的京剧汇报演出在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温哥华社区精彩上演。这是社区“祝老师京剧课堂”学员们的年度艺术考试,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基层社区的生动实践。从8岁稚童到古稀老者,40余名学员以24个精彩节目,展现了京剧艺术在当代社区的蓬勃生命力。
守正创新:老艺术绽放新舞台
演出现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节目编排令人耳目一新,既有《贵妃醉酒》《定军山》等经典选段的原汁原味呈现,也有融入现代元素的创新演绎——学员们将京剧唱腔与社区文明公约相结合,用西皮流水唱响“邻里和睦”,引得观众连连喝彩。
“我们特意设计了‘京剧+’环节。”祝老师介绍道,“让学员把京剧的‘手眼身法步’用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这才是真正的活态传承。”这种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尝试,正是文化“两创”实践的鲜活注脚。
社区课堂:非遗传承的毛细血管
作为扎根社区多年的公益课堂,祝老师京剧班已成为温哥华社区的文化名片。课堂上,祝老师不仅教授“四功五法”,更注重文化内涵的传递:一个亮相要“站如松”的挺拔,一段念白需“字正腔圆”的讲究,都在潜移默化中涵养着学员的文明气质。
“学戏先学做人。”学员宋女士深有感触,“祝老师总说,京剧里的忠孝节义和现在提倡的家风建设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将艺术技艺与道德教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让京剧课堂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阵地。
薪火相传:让文化种子生生不息
演出中,8岁的黄子峘表演的《空城计》选段尤为亮眼,孩子虎虎生威的招式、字正腔圆的唱念,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生根发芽。
社区党委书记表示:“通过京剧课堂,我们实现了‘三个转变’——观众变演员、爱好者变传承者、非遗项目变社区文化名片。”
这场汇报演出,既是对文化“两创”成果的检验,更吹响了传统文化赋能社区治理的新号角,展现了最动人的文化自信——在这里,京剧是跳动着时代脉搏的社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