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京剧《盗魂铃》是一出什么戏?前世今生:缘起、争议与探索(中)

更新时间:2025-05-07 19:00  浏览量:4

——书接前文。

从《盗魂铃》的诞生、演变及争议,就可以看出该戏是一部“玩笑戏” 、“反串戏”,新奇、热闹、花哨,演出此剧要求演员必须具有“十八般武艺”,要掌握多种行当、多种流派,甚至地方戏曲和曲艺,演员只有做到学什么像什么才能吸引观众。因此,《盗魂铃》和《纺棉花》《十八扯》《花子拾金》《戏迷传》等戏又被称为“能派戏”,既不靠剧情演绎悲欢离合,而是靠演员的多才多能来号召观众、吸引观众的戏。看《盗魂铃》,更像是欣赏相声《杂学唱》,记住的是演员的本事,与剧情、人物没有关联。

“能派戏”对演员综合功底是很好的考验,却也难免陷入“炫技媚俗”的争议。例如前辈名家杨四立在演《盗魂铃》时,喜欢展示自己翻五张桌子的绝活,次次赢得满堂彩,可是也受到业内表演偏离剧情逻辑的质疑。

因为《盗魂铃》的表现方式与自己的艺术理念不合,“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都曾公开拒绝演出《盗魂铃》拒,他们,认为《盗魂铃》过度依赖插科打诨和炫技,违背京剧艺术的严肃追求。作为谭鑫培的嫡孙,谭富英更是直言该剧的拼贴式唱段缺乏艺术深度。

就连梅兰芳大师也曾将《盗魂铃》定义为“闹剧”,批评该剧“无理取闹”的娱乐取向。

需要指出,北京京剧院的升级版《盗魂铃》对该剧进行了不少改编与完善。

一是补充了剧情

创作团队挖掘了《西游记》中宝象国三公主百花羞与黄袍怪的故事情节,为原本单纯的‘“盗铃’行为赋予了相对合理的因果。通过加入百花羞公主作为主线人物,以及设计翘嘴狐狸盗取黄袍怪内丹献给金铃大仙的情节,使全剧叙事相对连贯丰满,故事逻辑清晰完整。

二是调整了戏码

升级版《盗魂铃》的最大亮点,是王梦婷。她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前半场是青衣赢工的百花羞公主,后半场是活泼俏皮的金铃大仙。在剧中,王梦婷既演绎梅尚程荀“四大名旦”的经典唱腔,又带来李派老旦和郭氏麒派老生的长短,还呈现了部分曲艺小调唱段。

在升级版《盗魂铃》中,王梦婷才是第一主角,朱强饰演的猪八戒,沦为了戏份较多的主要配角(相声中的“大量活”)。

三是融入了更多时代元素

板胡伴奏下的《一步之遥》音乐声中,朱强、王梦婷跳探戈,网友形象地概括这种奇妙的混搭效果就像“坐在塞纳河河畔喝着豆汁”。

场面桌一搭,王梦婷、朱强又直工直令地说起相声《答非所问》,让观众恍惚是否走进了相声小园子。

王梦婷还惟妙惟肖地唱起了秘本京剧《斩彭越》,妥妥地郭氏麒派风格……

这些看点、笑点,集合在一起,老观众耳目一新,年轻人眼前一亮,戏里戏外的因素相互纠缠,怎能不引人会心一笑?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