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红灯记》有这么多版本,都谁演的?
更新时间:2025-05-06 09:07 浏览量:8
网络上有几个不同版本的电影、电视剧《红灯记》,不知道网友们看过没有。电影《自有后来人》最初的名字就叫《红灯记》,影片完成后才改成现用片名。虽然不叫《红灯记》,但是,他是《红灯记》的源头。《自有后来人》的主要角色是祖孙三代人,老奶奶是女工出身,儿子叫李玉和,是铁路工人,孙女叫李铁梅,著名演员赵联因在其中成功扮演李玉和,而获得观众的一致赞誉。而初登银幕在其中扮演李铁梅的齐桂荣,也迅速成名并走红。现代京剧《红灯记》,就是根据这部电影改编的。
2006年拍的电视剧《红灯记》,吴京安 饰李玉和,韩影 饰李奶奶,王力可 饰李铁梅,,马少骅 饰鸠山,何政军 饰王连举。演员都是好演员,剧也是好剧,可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却非常有限。
2019年又拍了一部电视剧《红灯记》,一向以演“恶婆婆”著称的老戏骨王丽云饰演李奶奶,扮演李玉和的演员,名叫赵恒煊。他演过《白眉大侠》中的徐良、《胡雪岩》中的柳成祥、《铁道游击队》中的刘洪、《战火中的青春》中的老刁、《最美的青春》中的于正来等。扮演李铁梅的演员,名叫何雨虹。
咱就不说电视剧版本的《红灯记》了,没劲。
咱们聊聊京剧《红灯记》,您知道有几个版本?都谁演的?那个印象更深刻?
最早的应该是哈尔滨京剧团的《自有后来人》,云燕铭的铁梅,赵鸣华的李奶奶,梁一鸣的李玉和。梁一鸣先生是无锡市人,8岁时,入上海隋希豪班社做艺徒,学老生,拜名家产保福为师。1915年他开始登台以童伶唱老生戏,次年带艺入北京富连成科班搭班学艺,专工汪(桂芬)、刘(鸿升)两大老生流派艺术。20世纪的20年代至40年代,他长期活跃在天津,在天津南市大舞台演出。
1964年,中国京剧院演出的《红灯记》,最早的演员是李少春的李玉和、袁世海的鸠山、杜近芳的铁梅。因为1964年版尚在草创时期,显得比较粗糙,许多精彩唱段尚未出现,如“提篮小卖”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听罢奶奶说红灯”、“狱警传似狼嗥我迈步出监”等等。到1965年版就已基本成型,以后1966、1967年版继续有改进,越改越好。
后来有吴钰璋的鸠山、冯志孝的李玉和、杜近芳的铁梅。最后定型是钱浩梁的李玉和、刘长瑜的铁梅、高玉倩的李奶奶、袁世海的鸠山、孙洪勋的王连举、谷春章的磨刀人、曹韵清的侯宪补。
北京京剧院马长礼先生也演过李玉和,当时是王梦云演李奶奶、周和桐演鸠山。《赴宴斗鸠山》一场戏剧场效果非常好,周和桐先生的鸠山比袁世海一点不差,而且有俏头。
文革前,马长礼曾经多次尝试演京剧现代戏,这也是那个时代的大趋势。他在《青春之歌》中扮演卢嘉川,在《草原烽火》中扮演李大年,在《智擒惯匪座山雕》中扮演"杨子荣"、在《杜鹃山》中扮演"温七九",都得到观众的好评,当然,他艺术上的经典之作,是《沙家浜》。
后来有吴钰璋的鸠山、冯志孝的李玉和、杜近芳的铁梅。吴老铜锤架子两门抱,唱腔细腻、流畅。金裘郝侯的技巧汇聚一身。他跟钱浩梁、冯志孝都演过,后来又跟孙岳、李文林等人演。吴钰璋先生的鸠山不是死学袁世海的一招一式,而是唱念表演都有自己的风格。
1965年,上海也演了这戏,童祥苓的李玉和、童芷苓的李奶奶、艾世菊的鸠山、杨春霞的铁梅。上海京剧团沈金波、齐淑芳、王梦云等人也同样演出过《红灯记》。
您可能没听过这个版本吧,这是1968年国庆节在首都舞台上演的。听说演出了一场,可能是“旗手江”不满意,所以成为绝版。
在样板戏《红灯记》未拍电影前的舞台表演时,鸠山曾经有三段【高拨子】唱腔,虽然都不长,但确实很受听。即《王连举叛变》一场中的“只要你忠心为帝国卖力气”,“铁蹄踏遍松花江”和《赴宴斗鸠山》中的“这个人的心思不好猜”。拍摄电影的时候为了突出李玉和一家高大全的形象,把这三段唱都减掉了。
1976年以后,中国京剧院复排《红灯记》,李玉和换上了谭富英的弟子孙岳先生,其他仍为原班人马。袁世海先生又加上了鸠山的这几段唱,把鸠山的虚伪、多疑、善变、凶残、狡诈表现得淋漓尽致。
1970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京剧电影版,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钱浩樑以其超群的演技和英俊的形象,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尊敬。他的表演气势磅礴,唱腔铿锵有力,将革命者的大气凛然表现得淋漓尽致,声情并茂,无疑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
高玉倩是梅兰芳弟子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当年她37岁,因为出演《红灯记》李奶奶一举成名,可以说是红遍大江南北一点不过分。
饰演“磨刀人”的谷春章先生,6岁起就开始学习京剧,曾在天津、东北等地搭班演出。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中国京剧院,曾为梅兰芳配戏,还与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等京剧名家同台。谷春章曾两次拜师,先是师从叶盛章习武丑,1988年又拜袁世海为师学花脸,应该说,他是一名“净丑”两门抱的表演艺术家。在业内,谷春章先生与张春华、翟韵奎并称武丑三杰。
饰演叛徒王连举的孙洪勋老师,1950年入中国戏曲学校,师承迟月亭、李洪春、茹富兰、等先生学习武生行当,先分到中国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后到中国京剧院一团与李少春、袁世海等合演《战渭南》,与袁世海合演《九江口》饰华云龙,《西门豹》饰崔泽,与杜近芳合演《白蛇传》饰许仙。
这版《红灯记》给人们留下的记忆实在太深刻了。以至于一说到李玉和,大家就想起钱浩樑,一说到李奶奶,大家就想到高玉倩,而一说到李铁梅呢,大家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刘长瑜。在大家的心中,他们与剧中人,几乎已经融为一体了。我想,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后来许多版本的《红灯记》,都没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