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人情还是钱情?农村葬礼变味背后的人情悲凉!
更新时间:2025-03-27 11:07 浏览量:23
大家好!我是飞雪说,一个喜欢用文字与您分享生活见解的创作者。
一场葬礼,本来是送别逝者的庄重仪式,现在却成为了某些人攀比排场的舞台。
在不少的葬礼现场,花圈堆成了山,乐队的声音震天响,耳朵不好的都能给你震聋了,吃饭的宴席摆满一条街,这样的场景,在农村经常能看的到。
我就搞不懂,本来是对逝者表达缅怀的仪式,现在被各种物质攀比占据,这种葬礼的意义除了炫耀还能有几分的真心啊?
以前的哀思变成现在可笑的演员表演
有的灵堂天上有无人机盘旋录像拍照,摆的花圈标价还能上千,还有着专业的哭丧团队随时待命,这种场面真的是看着就好笑,这种看似风光的排场,背后是不少人咬牙举债才拿出来的。
有数据统计,一场普通农村白事花费超万元是很正常的。这还不算多!甚至有人为了面子耗尽积蓄弄更大的排场出来,然后主家因为大操大办,陷入“收礼—还债”的恶性循环。
看着热闹的背后全是人情的冷漠!
来吃饭的人越多,主家觉得就越有面子,我就搞不懂这种所谓的“面子”有什么可要的,这是多么可笑的事,这样的人情早就变质了。
亲戚只要缺席不来就没有好话,邻里之间相互偷偷的算计说坏话,勾心斗角都干到葬礼现场了,这种葬礼还有什么意义?
有人为了揽生意喝了点酒就不知道姓啥了,胡言乱语,大打出手,还有人借着机会敛财,在过去的时候,帮忙是情分,现在全是闹剧!
这种现象怎么打破?
有些地方面对这种乱象,已经在发生改变了。
湖北老党员万官鼎立下遗嘱“礼金十元”,219户乡亲响应,河南梨园村推出了“大锅菜”的白事标准,丧事的花费降低了80%。这些案例都在证明:放弃那些没有用的浮夸攀比,葬礼才能回到最初对生命的敬畏!
葬礼不是财富的聚集地,也不是你家的生意场。
用一碗烩菜找回当年的人情,用十元礼金重定义人际关系,对逝者最好的告别,从来不是炫耀喧嚣,而是每个人心底那份最纯粹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