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往事:《京剧“草台班”在东河头巷》(作者 张我佛)
更新时间:2025-03-18 03:19 浏览量:14
京剧“草台班”在东河头巷 (作者 张我佛)
民国初年,无锡还没有电影院,人民休闲只有下午及晚上到茶馆店去听“说书”。京戏难得来无锡演出,故传统京戏,都是“草台班”。民众免费看戏,是由富有人家包资付给,其出资者不外:一、子女为双亲上寿;二、市民在神前求子、求财、求某事成功后还愿而演戏。先是觅一阔广大场地,东河头巷许静山宅边大广场是最理想地点。演京戏有三天或七天,事前在四城广贴红纸告示,某月某日起在某某场地演戏几天,为酬某某神祇,或为岳父母上寿等式样。京戏的“草台班”,备有大木船一艘,川行于太湖或长江下游一带县邑,专门包日演京戏。班中生旦丑大小花脸角色俱全,并备有搭戏台木柱木板,一经与客户议妥价目,及所演戏目与日期后,即在客户指定大广场上搭起戏台。其形式与故宫博物院所藏《清明上河图》图中所绘戏台,一模一样,无锡俚语称“一脱似色”,台高七尺,深、宽十五至二十尺,分前台、后台。晚上八时开演,挂有大煤油灯(俗称汽油灯),前后台各一盏,燃煤油,下备打气筒,导以小铜管,气压打入大灯内,汽化后燃烧成光,每灯大约有一千支光亮度。这种汽灯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没有的。戏目以《水浒》、《三国》、《包公案》、《施公案》为最常演,先以跳加官祝福主人贺语开场,而后入正戏,至半夜三更天亮前始收场。可是许静山场地,自下午起小贩零食云集,以笔者回忆有:荤汤豆腐花、油豆腐、鸭血线粉汤、五香牛肉汤、臭豆腐干、小罐头酒酿、蔗浆、烧饼油条,以及花生仁(无锡人称漏肉),此外各色小吃,不胜其数。下午原本离开锣时还远,可是已人山人海,看热闹与吃零食而已。其中特有一个人挑得起的热卖“锟饨担”,是江南特有的肩挑熟食,值得描述以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