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浙里有戏”创新传承模式,为浙江非遗戏剧注入时代活力

更新时间:2025-11-25 20:59  浏览量:3

11月23日,为期半月的2025“浙里有戏——浙江非遗传承季”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圆满落幕。这项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打造的品牌活动,一改传统单向的观赏模式,以“展演+导赏+互动”的深度沉浸体验,成功为海宁皮影戏、甬剧、诸暨西路乱弹与平阳木偶戏四项古老剧种搭建起一座通往当代公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桥梁。活动以其创新的理念与爆棚的人气,生动演绎了传统非遗在当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本次活动是浙江省践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薪火行动方案》,深化“浙风古韵”文化基因解码与激活工作的一次具体实践。它摒弃了单一的舞台表演,转而打造了一个集专业导赏、经典展演与亲手实践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套餐”。从11月9日启动以来,围绕四大剧种共开展了4堂深度导赏课、4场互动体验,并上演了9出经典折子戏,场场预约爆满,吸引了从青少年、亲子家庭到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全年龄层观众积极参与。

活动现场,艺术的魅力在三个维度上交相辉映。展演环节,幕后巧手让海宁皮影戏《龟与鹤》《闹龙宫》活灵活现;甬剧《珍珠塔·跌雪》的婉转唱腔余音绕梁;诸暨西路乱弹《双阳公主追狄青》的高亢之音激荡人心;平阳木偶戏《七品芝麻官》更在“人偶合一”间演绎出万千情致。这些精彩演出不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成为后续互动体验的生动范本。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的导赏与互动环节。主办方特邀高娟琴、沃幸康、卓琳丽、章云区等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亲临现场,系统解析各剧种的历史源流、身段密码与艺术哲学,为观众搭建起通往传统戏剧内核的认知桥梁。而在实践环节,每一位参与者都被赋予“非遗体验官”的专属身份,从观摩者转变为参与者。他们亲手操纵皮影、为影偶上色、模仿甬剧唱腔、学习乱弹动作、提线操纵木偶,让平面的非遗知识转化为立体的身体记忆。一份份亲手绘制的皮影、定制明信片等专属纪念品,更让这份传承的获得感有了实体寄托。

甬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沃幸康在活动中深切感受到星火传承的希望,他表示,这样的活动为剧种提供了突破地域限制的展示平台,连四五岁的孩童都听得津津有味,这让他对甬剧的传播与推广信心倍增。许多参与者纷纷感慨,这种不仅可看、可听,更能动手、开口的模式,让他们真正走进了传统戏剧的内核,感受到非遗不再是书本上的名词,而是一种可触、可感、可以亲身参与的生命律动。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