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天使谭】京剧界被誉为“神仙”的6位名家,都是谁?

更新时间:2025-11-24 21:25  浏览量:2

京剧界被誉为“神仙”的六位名家包括李少春、童芷苓、赵松樵、戴绮霞、关肃霜、李慧芳。他们因艺术造诣深厚、行当广泛或流派传承而被尊称为“神仙”。

赵松樵、李慧芳、戴绮霞

一、李少春:比肩四大须生的“文武老生”。

李少春(1919年~1975年),京剧演员,工武生、老生、文武老生,被誉为"李神仙"。自幼随父李桂春学艺,后从陈秀华、丁永利习老生武生戏,打下坚实基础,1938年拜师余叔岩。

李少春

李少春的表演艺术,博而又精,杂而又纯。他能文能武,文武双全;继往开来,创造极富。他不仅是文武老生,还擅长演老生中的靠把戏《战太平》《定军山》,安工戏《四郎探母》《击鼓骂曹》,武生中的长靠戏《长坂坡》《挑滑车》、短打戏《三岔口》《武松》《三本铁公鸡》以及红生戏《灞桥挑袍》《华容道》、猴戏《闹天宫》都很精到,在京剧史上很是罕见。在他不算长的30余年舞台生活中星罗棋布、历历可数。而每出戏都闪烁着光芒,每一步都标志着发展。

李少春、余叔岩、孟小冬

更为可贵的是:他文宗余(余叔岩)而武宗杨(杨小楼),纯而又精,精而又进。他以此为基,不但演传统戏能使内外行心悦诚服;演新编历史戏,也能一脉相承,如出夙构;而创作现代戏,更如九曲黄河,万里长江,看来波谲云诡,却又脉彻源明。

《野猪林》李少春

京剧《野猪林》是李少春在继承了杨小楼的剧本基础上,自己创新编排的一出新戏,成为他的传世之作。从立意、框架、场景设置、情节的贯穿,人物的刻划,角色的唱、做、念都是李少春亲自构思、设计,费尽了心血,可以说这是他全身心投入的一部经典剧作。

二、童芷苓:四大名旦“一脚踢”的“神仙”

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弟子一代之中,童芷苓与李少春并称“男有李少春,女有童芷苓”,被誉为“神仙”级艺术家 。

童芷苓

童芷苓(1922年~1995年),师承四大名旦中的两位——荀慧生、梅兰芳,以及近云馆主与王瑶卿。她嗓音甜润妩媚,唱腔声情并茂,工荀派,兼采梅、程、尚之长,影响力仅次于“四大名旦”。拿手剧目众多,享有“坤伶皇座”的美誉。主演或出演了《尤三姐》《宋士杰》《阴阳界》《傲蕾.一兰》等14部影片。

“童家班”因她而出成名,她的弟弟童祥苓,因饰演《智取威虎山》“杨子荣”而红极一时。童芷苓的哥哥童侠苓、童寿苓,妹妹童葆苓,都是知名的京剧演员。

前排童芷苓(中)与弟弟童祥苓(左)、妹妹童葆苓,后排为哥哥童寿苓、童侠苓

1938年童芷苓拜杨慕兰、张曼君为师,1939年拜荀慧生为师,1947年拜梅兰芳为师。1946年童芷苓来沪,四天打炮戏是《凤还巢》《锁麟囊》《红娘》《汉明妃》,四大名旦的代表作一个人全唱,因此童芷苓有“四大名旦”一脚踢的美誉。

童芷苓《尤三姐》剧照

童芷苓除潜心研究荀派艺术,还吸收梅派、程派、尚派之长,深得“四大名旦”的精髓,具有梅神、荀韵、程腔、尚骨,堪称融会贯通的艺术奇才。虽师承梅、荀,却不为窠臼所囿,在唱腔上将荀派的明快俏丽中融入梅派的华贵典雅与程派的含蓄婉转,豪放中透着细腻,柔媚里藏着端庄,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独特风格。她的念白时而如珠落玉盘,总能精准叩击观众心弦。在表演上,她打破陈规,让传统程式为角色服务,塑造出一个个跃然台上的鲜活形象。

童芷苓是荀先生早期弟子,很多程度上有荀先生的影子,标准的“老荀派”。

三、赵松樵:被尊为“赵神仙”,有“活颜良”之美誉。

赵松樵(1901年~1996年),京剧演员,工老生,是南派京剧代表人物。

赵松樵

9岁登台,被誉为“九龄神童”,遂以九龄童为艺名,1910年,学黄派武生戏,被誉为“小李吉瑞”,1912年入喜连成社学艺兼演出,拜萧长华为师,取科班名赵喜祥,1921年得王鸿寿、李吉瑞亲传。1923年,与高庆奎、程少余、陈少福、刘奎官、曹宝义、林树森、胡宝山、黄成美、陈吉瑞、王汇川被称为“梨园十一杰”。

赵松樵

赵松樵功底深厚、艺无专师、广采博纳、独树一帜、文武俱佳、生净兼长,素有“活颜良”之美誉。他吸取了汪笑侬、王鸿寿、小孟七、苏廷奎等一些南方名伶之长,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不仅文武昆乱不挡,而且擅演各种类型的人物,打破了京剧行当的限制。他的文武老生戏、红生戏以及武净戏,犹如大涤子的泼墨山水,笔酣墨饱,遒劲有力,气势磅礴,挥酒自如。

赵松樵《白马坡》中饰演颜良

赵松樵的武净戏更具个人独有的特色,身段功架巍然挺拔、翻跌扑打、气势猛勇。颜良在《白马坡》一剧中,表现得勇猛善斗,心高气傲了,在梨园界赵松樵是公认的“活颜良。赵松樵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练出了一身好功夫。他在成名以后,将各派艺术融会贯通,后来演的《徐策跑城》、《追韩信》等剧,独具一格,自成一派,风格与“麒派”迥然不同。

四、戴绮霞:“菊坛祭酒、花旦皇后”,百岁高龄彩唱登台的老神仙。

戴绮霞,1919年生,今年106岁。

戴绮霞

戴绮霞师从小杨月楼、九盏灯,还曾师承荀慧生和于连泉。可以说是“文武昆乱一脚踢”,比如,她演《龙凤呈祥》,前面以青衣饰演孙尚香,后面以武小生演《周瑜归天》,有繁重的武功身段,最后从三张桌子“摔僵尸”。

1942年收大弟子关肃霜,1948年定居台湾。

1991年关肃霜与恩师戴绮霞会面

2003年以86岁高龄主演《红娘》,2005年重阳节又粉墨登场演出《贵妃醉酒》,2011年12月,94岁高龄的戴绮霞演出《贵妃醉酒》,全程站立表演一小时,完成连续三次“衔杯下腰”高难度动作,不愧是“梨园长青树”,成为全球最年长京剧表演者,并且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戴绮霞被誉为“菊坛皇后,花旦祭酒”,甚至有着“三天不喝茶,也要看戴绮霞”的美誉。作为生活在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等京剧大师艺术高峰时期的坤伶,戴绮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多样化表演才华活跃于京剧界。她曾反串小生、老生与武生,展现了她多样化的表演才华。其舞台表演与提携后辈的举措对京剧传承产生深远影响。

戴绮霞

戴老90大寿时还踩跷演出《穆桂英挂帅》,仍坚持演出刀马旦角色,94岁挑战青衣行当,创下京剧演员高龄演出的纪录,100岁时穿着妙善公主戏服出场演《观音得道》。

五、关肃霜:京剧界的全才,有“关神仙”的美誉。

关肃霜(1928年~1992年),京剧表演艺术家,15岁时拜京剧名旦戴绮霞为师,1959年拜梅兰芳为师。关肃霜工旦角,擅长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等多个行当,反串小生、净角也别具一格,被誉为“京剧界的全才”。

关肃霜演花旦口齿清脆、体态轻盈、表演细腻,饰青衣端庄大方、唱腔流畅、婉转自如、韵味隽永,她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练、学、看、演,把各个流派、各个行当、各个剧种的艺术精华都化进自己的再创造之中,使之达到精、通、化的境界,从而形成了她自己的独特风格,建树了允文允武、婀娜多姿、明快、稳健、含蓄、自然的关肃霜表演艺术。

她在《铁弓缘》《战洪州》等戏中扎大靠,创造的靠旗打出手也堪称一绝。

六、李慧芳:生旦皆精,被业界称为“全能型艺术家”。

李慧芳(1923年一2011年),京剧表演艺术家。9岁师从李玉龙学老生。1946年拜程玉菁、赵桐珊为师学青衣、花旦。

李慧芳

李慧芳被称为“神仙”主要源于她卓越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杂家”风格。她扮相俊美,嗓音宽厚清亮,四大名旦的戏都能演,还兼演老生、小生,善于在一个剧目中扮演两个不同行当的角色,如在《四郎探母》中,前饰公主,后饰四郎;在《吕布与貂蝉》中,前饰貂蝉,后饰吕布。或在一场演出中,前演梅派的《宇宙锋》,后演言派的《上天台》等。

李慧芳

李慧芳戏路宽广,一专多能,老生、小生、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等各行全能,被业界称为“全能型艺术家”。

李少春、关肃霜、童芷苓

这六位“神仙”中,赵松樵、戴绮霞是与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同一时代的名家。李少春、童芷苓、关肃霜、李慧芳都是四大之后的一代京剧名家。戴绮霞与关肃霜是一对师徒。“全能型艺术家”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