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张正芬的美丽,首先根植于她精湛的京剧艺术

更新时间:2025-11-24 12:05  浏览量:4

张正芬女士的美,远不止于容貌,更在于其国宝级京剧名伶的深厚艺术造诣、穿越岁月的优雅风骨以及那份一生坚守的 “讲究”与“规矩” 。

名伶风华:舞台上的璀璨光芒

张正芬的美丽,首先根植于她精湛的京剧艺术。

· 科班出身,功底扎实:她毕业于上海戏剧学校,是正途出身的京剧演员,专攻青衣和花旦。

· 赴台演出,声名鹊起:1948年,她随顾正秋领衔的戏班赴台演出,原计划的短期巡演因时局变化成为长期驻留。她与顾正秋齐名,被誉为当时的“超级明星”,为京剧在台湾的传播与扎根做出了重要贡献。

· 剧团台柱,经典纷呈:在顾剧团结束后,她曾自组“张正芬剧团”,后加盟陆光剧团并担任首席青衣。她的代表剧目包括《玉堂春》、《二进宫》等唱工戏,以及《拾玉镯》、《翠屏山》等花旦戏。她与吴剑虹合演的《活捉》更是被誉为一绝。

优雅人生:舞台之外的别样精彩

张正芬的魅力,并未止步于舞台。

· 嫁入名门,华丽转身:20世纪50年代,正处于事业巅峰的她选择与国大代表庾家麟结婚。他们的婚礼阵容盛大,证婚人、主婚人均为政商界名流,堪称“世纪婚礼”。婚后,她为了家庭逐渐淡出舞台,将生活重心转向相夫教子。

· 时尚优雅,风姿卓绝:无论是在舞台上的戏妆造型,还是生活中的便装,张正芬都流露出一股优雅气质。她穿着西式婚纱的模样“我见犹怜”,日常的旗袍装扮也显得优雅端庄。即便在晚年,94岁生日时,她“穿着缎面的中式外套,带着金丝眼镜”,依旧精神矍铄,展现了“岁月不败的美人”的风采。

· 坚守传统,家风严谨:张正芬骨子里保持着传统女性的观念,非常重视家庭的“规矩”和“体面”。她希望儿子庾澄庆能传承国粹京剧或从事其他传统行业,但庾澄庆却选择了流行音乐,这在母子间一度产生隔阂。

家风镜鉴:对儿媳的不同态度

张正芬对两任儿媳的不同态度,也折射出她所坚守的价值观。

· 与伊能静的婆媳关系:张正芬与儿子庾澄庆的前妻伊能静关系不睦。有报道称,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张正芬认为两家的背景差异有关。伊能静也曾提及,张正芬曾以“小歌女”称呼她。在张正芬看来,自己作为京剧名伶是传承高雅艺术,与伊能静在娱乐圈的“抛头露面”有本质区别。

· 与张嘉欣的和谐相处:庾澄庆再婚娶了女主播张嘉欣后,情况则大不相同。张嘉欣的良好教育背景(瑞士饭店管理硕士)和主播职业,更符合张正芬心中“门当户对”的标准。她对这位儿媳疼爱有加,甚至在张嘉欣怀孕时亲自下厨照顾。

岁月风骨:不败的传奇

回顾张正芬女士的一生,她的美,是一种融汇了颜值、才艺与风骨的复合之美。她从上海戏班的青衣名角,到台北豪门的女主人,始终保持着那份端庄与从容。即便在94岁高龄,她依然“活到老美到老”,那份从岁月中沉淀出的贵气与优雅,依旧令人折服。

在她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个时代的缩影:对艺术的执着、对家庭的奉献、对规矩的坚守,共同构成了她风华绝代的一生。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