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他太帅被看死?古代第一“顶流”有多离谱!

更新时间:2025-11-24 07:56  浏览量:3

你敢信吗?中国历史上真有一个人——

不是战死沙场,不是病入膏肓,而是活生生被围观群众“看死”的!

他叫卫玠(jiè),东晋第一美男,没有之一。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2ItnTanKQ

史书记载:“风神秀逸,容止可观。”翻译过来就是:往那一站,连风都为他停步,神仙看了都想下凡合影。

可就是这张脸,成了他的催命符。

27岁暴毙街头,只因一场“追星式围堵”——

万人空巷,挤塌街墙,只为看他一眼。

结果,他体力不支倒地,再没醒来。

这不是段子,这是正史明文记载的死亡方式——

《晋书·卫玠传》四个字写尽荒诞与悲凉:“遂毙于下都门外。”

今天,我就带你走进这位中国古代最离谱的“颜值天花板”,看看他是如何用一张脸,掀起一场全民狂热,又如何被时代捧上神坛,再狠狠摔下。

卫玠出身顶级门阀——河东卫氏,自幼聪慧过人,通玄学、善清谈,是当时公认的“思想型帅哥”。

但真正让他爆红的,是那副惊为天人的容貌。

据《世说新语》记载,他小时候坐羊车进城,百姓争相围观,高呼“此儿非凡!”

一个孩子,还没开口说话,就靠颜值引爆全城热搜。

长大后更不得了。

他一出现在洛阳街头,立刻万人空巷。商贩关门、学子弃书、连官差都放下公务,只为挤进人群看一眼“璧人”真容。

什么叫“璧人”?就是像玉雕成的人,通透无瑕,光是站在那儿,就让周围黯然失色。

那时没有相机,人们只能靠口述传播他的形象。

久而久之,卫玠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现象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2Itt8vT7r

他是东晋的“国民偶像”,是贵族圈争相传诵的“梦中情人”,甚至有人专门画他的画像供在家中,每日焚香礼拜。

可你知道吗?卫玠本人却极度痛苦。

他体弱多病,患有严重的肺疾,本该静养避世,却被一次次推上风口浪尖。

每一次露面,都是对身体的透支;每一次掌声,都在缩短他的寿命。

永嘉四年,北方大乱,他随家族南迁建康(今南京)。

本以为能低调隐居,没想到消息走漏——“卫玠来了!”

建康百姓倾城而出,把他入住的朱雀门外围得水泄不通,有人爬墙、有人翻窗、有人跪地磕头求见。

他在屋内喘息不止,仆从劝他闭门谢客,他说了一句令人心碎的话:

“吾已身为观者之乐,岂敢再拒?”

意思是:我这一生,早已不属于我自己,又怎能拒绝别人的期待?

最终,在连续数日的精神压迫与身体耗损下,他倒下了。

死后,全城哀悼,名士王导叹曰:“昔王弼夭折,今卫玠崩殂,江左风流尽矣!”

讽刺的是——

他生前最讨厌被人当作“观赏物”,死后却被当成文化符号反复消费。

唐宋诗人写他“玉貌长埋黄土里”,元代戏曲演他“一笑倾城为谁痴”,现代网友称他“古代刘亦菲”“初代流量王者”。

可没人问一句:

如果可以重来,他是否宁愿做个平凡人,安静地活着,而不是成为万人仰望、却无人理解的“完美幻象”?

卫玠的一生,是一场由美貌引发的悲剧。

他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时代的疯狂崇拜;

他不是败给敌人,而是输给了人性对“极致之美”的贪婪凝视。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2ItvCe8Q2

⚠️惊人发现!南京考古队在城南发现一座东晋高等级墓葬,出土一方青瓷砚台,刻有“卫氏之玠”四字铭文!专家初步认定:极可能是卫玠生前遗物!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