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王子”来到家门口!“戏入闵心”戏曲主题活动在古美文体生活馆上演
更新时间:2025-11-23 10:33 浏览量:1
当锣鼓点响起,水袖翻飞,一个眼神、一个身段,便诉尽了千般情愫、万种故事。
11月22日,从昆曲到京剧的百年雅韵——“戏入闵心”戏曲主题活动在古美文体生活馆上演,吸引近450位观众到场观赏。
现场,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戏曲学子们带来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将“唱、念、做、打、翻”五功串联,并邀请在座观众现场体验,呈现了一场“能听、能看、能玩、能学”的沉浸式戏曲沙龙。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铿锵有力的唱段传来,身着戏服的学子们接连登台。一招一式间功底扎实,尽显“台下十年功”的积淀。
从《空城计》中诸葛亮的沉稳睿智,到《苏三起解》里苏三的婉转悲切;从《铡美案》中包拯的刚正不阿,到《三岔口》的惊险灵动,多变唱腔与精湛演技赢得满堂喝彩,让市民们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
古美居民曹阿姨作为资深戏迷,早早就与邻居结伴“候场”:“以前总在电视上看,今天能在家门口欣赏到《小商河》《长刀大弓》这些剧目,看得很过瘾。别看这些演员年纪小,才十五六岁,功底蛮扎实的。”
除了精彩展演,享有“昆曲王子”美誉的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张军以戏曲“领路人”身份,为观众带来专业解读。
“老生是戏曲中的男高音,十几岁男孩正值变声期,如何保持高亢清亮的嗓音?舞台上又该如何刻画人物神韵?”现场,张军为在座观众讲解如何看戏、听戏、品戏,为戏曲零基础“小白”敲开艺术殿堂大门,同时带领戏迷走进戏曲背后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戏曲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年轻观众走进京剧,让传统艺术薪火相传。”他说道。
活动不仅吸引了闵行各街镇的戏迷朋友,更有其他区的“小观众”远道而来,上海海洋大学附属大团高级中学和上海市建平世纪中学等校的学生、上海市“双名工程”部分老师前来观演,一睹戏曲风采。
互动环节成为活动一大亮点。上海市建平世纪中学高一学生刘宸翊主动登台体验。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他换上精致的武生行头,手持长枪摆出标准身段,过足了“大武生”瘾。
“之前去北京旅游时看过京剧表演,印象深刻。今天能亲身体验,课本里的京剧文化仿佛活了过来,就在我眼前展现。”刘宸翊兴奋地分享道。
如今,戏曲早已打破“爷爷奶奶的最爱”这一固有标签,正“圈粉”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来自上海海洋大学附属大团高级中学的学生们在观看演出后深有感触:昆曲和京剧都是中国文化瑰宝。作为青年一代,在感受其魅力的同时,也要肩负起传承使命,让中华戏曲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表演结束后,张军与戏校学子们一同合影留念,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学子们而言,能够像今天这样走出校园、走进市民身边,近距离展现京剧魅力的机会十分宝贵。
“戏校学子们近十年的学艺之路,大多是在校园的勤学苦练中度过的。此次活动意义非凡,既让市民感受到了京剧艺术的韵味,也让学子们收获了来自观众的认可与热爱,这将成为他们继续深耕艺术的动力。”张军说。
闵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婕出席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