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亮相文博会,“戏曲机器人”入选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
更新时间:2025-11-22 03:14 浏览量:1
在“十五五”规划开局关键之年
江苏省演艺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引擎
推动传统演艺产业转型升级
集团在精品创作
数字转型、产业融合方面成果显著
为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注入强劲动能
11月20日至22日,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缨、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理事长孙志军调研江苏展区。集团董事长周东亮介绍了院团近年创排的舞台精品和江苏演艺“戏曲MR剧院”,全面展示“艺术传承+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新格局。
01
连续入选长三角案例
开幕式上,集团“戏曲机器人”数智融合赋能传统演艺项目入选第三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这是继2024年入选第二批后再获殊荣,彰显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持续投入与引领地位。戏曲机器人“艾鳎”自2020年启动研发,历经三代技术迭代,攻克动作捕捉、关节驱动及戏服散热等核心难题;曾多次登陆央视,在五四晚会与李宇春同台,参与“央视首届少儿戏曲大会”与“小香玉”联袂演绎;国际舞台上亮相“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开展专项巡演50余场,覆盖南京、扬州、常州等多座城市校园,并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度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和旅游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践创新项目”。
02
全门类剧目集中亮相
本次参展全面展现“院团深耕艺术+集团统筹创新”格局。展区核心呈现京剧院《诗文会》、昆剧院《世说新语》、锡剧团《英雄儿女》《追香记》、扬剧团《推拿》《蔡文姬》、话剧院《南来北往》、歌剧舞剧院《江豚小星》《记忆深处》、交响乐团《大江南》、民族乐团《弦上江南》、评弹团《风云》、木偶剧团《大闹天宫孙悟空》等十余家院团新创剧目。作品坚守剧种精髓、融入数字思维,为跨媒介传播与产业衍生奠定基础。集团将线上线下融合推广,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江苏戏曲“走出去”,实现国际化输出。
03
戏曲MR全国首秀“火爆出圈”
江苏演艺戏曲MR首发,成为全场媒体焦点。“戏曲MR剧院”整合多部4K超高清戏曲数字电影,推出混合现实(MR)沉浸互动体验,突破传统演艺边界——通过虚实融合重构观演关系,让观众从“被动欣赏”变为“主动参与”,保留戏曲程式美学核心魅力,以互动化、场景化适配年轻受众,为传统戏曲市场化、年轻化转型提供可落地产业样本。
通过空间感知技术与算法更新,实现体验者与设定情景的强对话交互;新增戏曲互动环节,观众可与虚拟角色同台,沉浸式感受戏曲魅力。MR首秀让传统戏曲突破时空限制,触达更广泛受众,为数字演艺注入全新活力。
04
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周东亮董事长代表集团参加长三角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会议,并在会后参观其他省市展区,由集团党委委员计华等陪同,与长三角地区文化企业、演艺团体开展多场深度交流,探讨数字技术在演艺产业的应用前景与合作可能。
他强调,以此次参展为契机,进一步吸收长三角各省在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协同发展的先进经验,推动集团在“十五五”期间实现更高水平创新发展。
未来,集团将以“戏曲机器人”入选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为新起点,依托“4916”体系,聚焦数字演艺垂直生态,整合技术研发、内容生产与场景应用,打造全国演艺数字化转型标杆,推动“数字演艺+文旅”融合创新,为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苏演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