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渔歌里的时代回响——观淮剧《我家住在渔歌村》有感

更新时间:2025-11-22 06:18  浏览量:1

11月19日晚的淮安大会堂,当射阳县淮剧团带来的《我家住在渔歌村》在省舞台精品扶持项目的巡演中拉开帷幕时,黄海之滨的渔火在传统戏曲的唱腔里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这部以渔村变迁为背景的现代戏,用淮剧唱响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在程式化的戏曲舞台上,演绎出充满生活质感的当代叙事。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7DQG9sGr

一、轻喜剧风格下的乡土叙事

《我家住在渔歌村》以轻喜剧风格呈现,将渔村开发文化旅游项目的矛盾冲突转化为充满生活气息的戏剧场景。剧中笑开怀为保住渔歌艺术团,自告奋勇担任文化站代副站长,四处奔走游说建渔歌大舞台。他的执着与商佳作为开发商面临的拆迁难题形成鲜明对比,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基层工作的不易。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7DRPQt1a

这种叙事策略,既保留了淮剧擅长的家长里短、情感纠葛,又将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等宏大主题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戏剧冲突。例如,笑开怀为说服钉子户牛婶,用“对牛弹琴”的绝活化解矛盾,既展现了传统渔民的智慧,又体现了新时代基层干部的创新精神。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7DTHKrUP

二、程式创新中的现代表达

作为地方剧种,淮剧的表演程式在剧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传统水袖舞被改编为“草帽舞”“渔网舞”,演员们用肢体语言模拟撒网、收网拉纤的动态,既保留了戏曲的写意美学,又赋予其劳动生活的真实质感。

在音乐设计上,编导巧妙地将渔歌号子与淮剧主调融合。开场的渔歌号子以清唱形式呈现,质朴的旋律中透着海风的咸涩;而表现青春活力的段落,则加入了电子音乐元素,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听觉对话。这种“守正创新”的尝试,让古老剧种焕发出青春气息。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7DUeFSM7

三、人性书写中的精神传承

该剧最动人的力量,在于对人性深度的挖掘。笑开怀的角色塑造尤为出彩——他一生痴爱渔歌,为建渔歌大舞台四处奔波,甚至不惜承担解决钉子户的棘手任务。他的执着源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也源于对初恋女友白灵的深情。这种情感线索贯穿全剧,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人物的命运多舛。

另一条爱情线是小辣椒的苦涩恋情。这位守寡多年的农村妇女,精明能干却始终暗恋笑开怀。她的情感线既展现了基层女性的坚韧,也衬托出笑开怀这个文化汉子的耿直与坦荡。两条爱情线的交织,让全剧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7DVl6ecK

四、舞台语汇中的在地表达

舞美设计充分体现了“在地性”创作理念。转台呈现的渔村全景,既有传统水墨画的留白意境,又通过LED屏的流动光影表现潮汐变化。道具设计尤为用心——奶牛的活灵活现构成了视觉化的时代变迁。

灯光设计则强化了情感表达。当表现渔歌村忙碌的场景时,冷蓝色光与红色追光的交织,既营造出紧张氛围,又暗示着危机中的希望;而表现渔家宴的温馨场景时,暖黄色光晕中浮动的光影,让观众仿佛能闻到海风的咸香。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x7DWlIMj2

在传承中开辟新航道

《我家住在渔歌村》的成功,在于它找到了传统戏曲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当唱起渔歌童谣时,当演员们用戏曲身段表现做面条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剧种的创新,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彰显。这部作品证明,地方戏曲完全可以在保持本体特色的同时,成为记录时代、观照现实的鲜活载体。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中,渔歌村的变迁只是万千乡村的一个缩影。而射阳县淮剧团的艺术家们,用他们手中的渔网、草帽和唱腔,打捞起散落在时代浪潮中的文化记忆,让传统戏曲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或许正是“精品扶持项目”最深远的意义——不是打造一台完美的演出,而是培育一种让传统活在当下的文化生态。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