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90后挑大梁,从青海奔赴两千公里,京剧《楼台断琴》收获“从未有过”的热情

更新时间:2025-11-20 19:46  浏览量:2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vlFlBlW7k

吴琼,这位从青海牧区走出的京剧荀派传人,站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昨夜和全剧组一起享受着台下一轮又一轮的雷动掌声,眼中闪烁着泪光。

青海省演艺集团京剧团副团长霍敏面对上海戏迷的热情,激动得难以自抑。这位高原小生演员的肺腑之言,引来一众演员的深深共鸣。

11月19日至20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出品、青海省演艺集团创排演出的新编传统京剧《楼台断琴》亮相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vlFmv6WdW

11月16日剧组在剧场提前举办了见面会

琴声寄情:经典老戏的当代重释

京剧《楼台断琴》移植改编自晋剧《望海楼台》,以当代视角重释经典老戏,讲述女主角敫桂英以琴寄情,却换来男主角王魁以信负心,两人从雪夜相救到断琴沉海的悲情故事。演员团队为平均年龄不到33岁的青年京剧演员。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vlFoW2jE3

霍敏与吴琼饰演王魁、敫桂英

该剧以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古琴为主线,将“抚琴遥祭”“飞书落琴”“弹琴表情”“泪别赠琴”“逃路丢琴”等情节贯穿始终,如九曲回环,将人物的命运起伏与情感波澜细腻串联。

总导演李慧琴秉持“立足传统、融入当代”的创作理念,在恪守京剧艺术本体特质的同时,大胆注入现代审美意识。

作曲家朱绍玉则以“好听、好看、好玩、好有意义”的理念进行艺术突破。在严格遵循京剧唱腔规范的基础上,融入现代音乐元素,使核心唱段既保有古典韵味的醇厚,又具备穿透当代观众情感的力量。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vlFrNosJ3

师徒情缘:荀派艺术的高原传承

在剧中饰演女主角敫桂英的青年演员吴琼,与上海有着特殊的缘分。这位出生于青海牧区的演员,少时离家学艺,2017年正式拜师于著名京剧荀派表演艺术家孙毓敏门下,成为其第96位入室弟子。

“我们来上海演出前,我想起了老师健在时对我说的话。”吴琼回忆道,“她说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带着剧目,不仅要去北京,一定要去上海,因为那是我的家。”

吴琼坦言自己当时对于赴上海演出既向往又紧张,孙毓敏曾安慰她:“没关系,到时候你去的时候我替你去把场,当你谢幕的时候,我去跟观众说,一定要关照这个荀派演员。”

这些年,作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的受益者,吴琼扎根生她养她的青海高原,将荀派艺术之花绽放在西北大地。

西部京剧:高原之上的国粹坚守

“西部京剧”是青海省演艺集团京剧团独具特色的艺术品牌。剧团的前身可追溯至1949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军文工团。

这些年来,一代代艺术家扎根高原,在继承京剧艺术本体规律的同时,不断从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地理风貌中汲取养分。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vlFtXb5MY

青海省花儿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舍琳表示:“‘西部京剧’品牌的打造,离不开青海这片热土的滋养。”

霍敏作为京剧团副团长,始终抱着“深扎青海热土,坚守戏曲初心”的职业信念。他感慨道:“我们自2007年毕业于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就回到了青海。直到现在,我们一直扎根在西部青藏高原上,传承着我们的传统文化。”

在青海演京剧并非易事。霍敏坦言,当年一个班在天津接受委培,43人,如今还有27人坚守。当有观众问及此次来沪的乐队编制如何,他很骄傲地介绍这次来了100多人的演出队伍,其中乐队就有33人。霍敏笑言:“我们省会西宁发展得非常好,都说我们是‘小上海’,欢迎更多的京剧人才来青海。”

沪上知音:戏迷热情点燃演员激情

11月16日的见面会上,上海戏迷的热情让青海演员们倍感温暖。现场座无虚席,戏迷们不仅认真聆听演员分享,还提出了许多专业问题。如董媛媛、潘吉明、高丽、姜波等配角演员,也由观众“一碗水端平”,提了许多诸如角色塑造的问题。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ovlFw3ZoU6

见面会现场十分热烈

一位老戏迷在互动环节表示:“非常欢迎你们到上海来演出,跨越两千多公里,太不容易了。”演员们都被戏迷团团围住,签名、合影,大家都难掩激动之情:“平时难得像在上海一样,受到戏迷朋友如此的支持和鼓励,太幸福了。”

沪青两地的京剧渊源,早在二十多年前便已缔结。2004年,青海省演艺集团京剧团的前身——原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创作的京剧《天马歌》曾来到上海,参加当年的中国京剧艺术节展演,打动沪上京剧票友。

此次《楼台断琴》赴沪演出,选址于素有“不进天蟾不成名”之誉的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其意义远超普通巡演。

吴琼看着台下热情的上海观众,想起拜师时孙毓敏说的话:“荀派之花能在边疆绽放。”两场演出均几近售罄,响亮的叫好声更是让她原本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上海这座戏码头,用掌声接纳了来自高原的京剧人。

久久不愿离去的观众也鼓舞着霍敏:“只要上海观众给我们一次掌声,我们在高原坚守的这18年,就值了!”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