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外影视经典歌曲选拔赛在京举行 歌唱家张帆应邀担任评委
更新时间:2025-11-21 04:25 浏览量:1
第七届中外影视经典歌曲选拔赛在京举行 歌唱家张帆应邀担任评委
北京(鹏程)11月16日下午1时至5时半,北京通州区台湖镇文化产业园内暖意融融。第七届中外影视经典歌曲选拔赛北京赛区复赛在此拉开帷幕,中国煤矿文工团著名歌唱家张帆应邀顶着初冬的寒风如约而至,以专业评委身份为参赛选手打分点评。这场突破传统声乐框架的艺术盛会,因多元艺术形式的融合碰撞而焕发独特魅力。
跨界融合:艺术形式的创新突破
本届赛事突破传统声乐比赛模式,在保留经典影视歌曲演唱核心环节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增设舞蹈、朗诵、快板、京剧及地方戏曲等艺术门类。参赛选手们以红色歌曲开场,将中国首部电影的戏曲基因与现代舞台表演完美融合;京剧《红灯记》选段,用传统曲艺节奏演绎红色经典;舞蹈,通过肢体语言重现经典旋律意境。
这种跨艺术形式的创新尝试,让不同年代影视作品的艺术元素在舞台上交织碰撞。选手们通过多元艺术表达,构建起跨越时空的影视艺术长廊,使经典作品焕发新生。
艺术传承:三代人的同台对话
比赛现场呈现出独特的代际传承图景:年逾六旬的戏曲票友以《拷红》选段展现传统戏曲功底;90后选手用说唱形式改编的插曲;青少年组则通过合唱展现新时代风貌。这种三代人同台竞技的场景,印证了影视艺术经典的永恒魅力。
张帆评委在点评时特别指出:"当旋律响起,选手用美声唱法与京剧程派唱腔的融合演绎,让我们看到经典作品在当代的艺术生命力。"这种创新传承方式,既保留了作品的精神内核,又赋予其符合现代审美的表现形式。
专业点评:艺术标准的坚守与创新
作为拥有丰富舞台经验的评委,张帆在评分过程中既坚持专业标准,又鼓励创新表达。面对《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京剧选段,她评价道:"节奏把控精准,但情感表达可更深入";对于舞蹈组主题创作,则肯定"肢体语言与音乐情绪高度契合"。
在戏曲表演环节,张帆现场示范原版的唱腔韵味,与选手展开即兴艺术对话。这种专业指导不仅提升了比赛水准,更为年轻选手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据组委会统计,本场复赛选手平均得分较初赛提升12%,充分体现艺术指导的实效性。
文化盛宴:艺术普及的生动实践
这场持续四个半小时的艺术盛会,吸引超过三百名观众到场观摩。选手休息区变身艺术交流角,不同年龄层的参赛者自发组织起"影视经典作品研讨会";观众席中,退休教师与大学生热烈讨论。这种自发形成的艺术交流生态,彰显了赛事的文化辐射力。
当最后一位选手完成戏曲唱腔表演时,夕阳的余晖透过产业园玻璃幕墙洒在舞台上。这场突破艺术边界、融合代际传承、坚守专业标准、激发大众参与的赛事,不仅为寒冷的冬日增添温暖,更在首都文化版图上留下独特印记。
正如张帆评委在闭幕致辞中所言:"当经典影视旋律与多元艺术形式相遇,我们触摸到的不仅是艺术创新的脉搏,更是文化传承的永恒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