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京剧《墙头马上续情缘》“破壁”开机!全国首部VR戏曲电影打造国粹新纪元

更新时间:2025-11-19 04:26  浏览量:1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VTDZGAGW

绿幕环绕的摄影棚内,一堵青砖黛瓦的围墙静静矗立。11月18日,随着VR摄像机红灯亮起,中国戏曲史上首部VR实验戏曲电影《墙头马上续情缘》在沪开机。这部创新力作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京剧程派表演艺术家李佩红领衔主演并担任总导演,将开启传统艺术与前沿科技融合的破壁之旅。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VTFwewXA

李佩红(左)和学生在拍摄现场

“这相当于120年前我们的前辈探索京剧电影《定军山》,我们正在走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执行导演周正在片场如是说。和传统电影采用的大型摄像机不同,VR摄像机小巧如手持设备,却能以12K超高清画质拍摄,将京剧程派的写意美学与VR技术的沉浸体验相融合,开创了“传统戏曲+VR镜头+影视语言”的创新模式。

李佩红透露,项目历经两年精心筹备,创作团队曾赴长三角多地园林勘景,去年更在严家花园完成试拍。“从写意舞台到虚实结合,我们一直在探索最佳表达方式。”她表示,最终选择绿幕拍摄正是为了充分发挥VR技术真切鲜活的特性,让每个动作、神态都成为可沉浸观赏的艺术画面。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VTIs5sCR

开机仪式

这部作品延续着跨越六十年的艺术缘分。早在昆曲大师俞振飞主演的戏曲电影《墙头马上》问世后,这部经典之作就与银幕结下不解之缘。此次京剧电影版别出心裁地采用师生阵容:少男少女时代的李千金、裴少俊、梅香由上戏戏曲学院本科生担纲,婚后的故事则由李佩红与康健联袂续写。这种“传帮带”的演出模式,既保证了艺术品质,又为戏曲新人提供了难得的实践平台。

“学校就是要出人出戏。”李佩红说:“推新人上台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该项目汇聚了上戏戏曲、舞美、电影等多个学院的师生力量,体现了高校在艺术创新中的跨界协同优势。

相较于原版两个小时的舞台演出,VR电影版精炼至50分钟。创作团队在保留墙头初遇、夜会私奔、阖家团圆等经典场次的同时,对剧本进行了影视化改编。李佩红介绍:“未来上线后我们可能会考虑分集推出,每集8-10分钟,既适应VR观影特点,又符合当代观众审美习惯。”

李佩红和学生在墙头走位、演唱,现场拍摄团队方、西顾视频CEO李文龙正静静欣赏。这位扎根中国且热爱京剧的加拿大专家感慨:“VR技术能让观众获得走进剧场的沉浸体验,此前《穆桂英再挂帅》VR版在海外引起的热烈反响,让我们看到中国传统艺术通过创新传播方式,具有的全球吸引力。”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VTLK8LRT

康健(右)和学生在现场排练

国家电影局今年三月推出虚拟现实电影“龙标”认证,据西顾视频创始人李文松透露,全国目前获此认证的影片仅三四十部,而《墙头马上续情缘》将是其中少数真人实拍作品之一。影片计划用半个月时间完成现场拍摄,预计明年与观众见面,未来不仅可通过VR头显设备观看,还计划转制2D版本在主流视频平台投放。

在严家花园试拍阶段,团队已尝试了实景、绿幕与3D手绘等多种视觉方案。美术设计采用虚实共生创作理念,既保留戏曲艺术的写意精髓,又融入符合当代审美的数字视觉语言。

站在摄影棚前,李佩红感慨道:“做前人未做之事,要满怀守正初心与探索决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科技走向更广阔天地,是我们戏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这道跨越虚拟与现实的艺术之墙,正在开启传统戏曲破壁出圈的新征程。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VTQH9YuC

开机仪式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