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淮海剧团童子戏《白骨夫人》入选2025-2026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
更新时间:2025-11-19 23:34 浏览量:1
连云港市淮海剧团薛梦雅主演
童子戏《白骨夫人》
入选2025—2026年度中国戏曲
像音像工程录制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 2025—2026 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名单,由连云港市淮海剧团薛梦雅主演的小剧场童子戏《白骨夫人》成功入选。这是省级濒危非遗海州童子戏首次跻身这一国家级保护工程,是连云港市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又一亮眼成果。
作为连云港古老剧种的活态传承载体,海州童子戏以其独特的巫祝仪式、“咬鸡” 绝活等原生态元素著称,却因受众面窄长期面临传承困境。此次入选的《白骨夫人》打破传统叙事框架,以《西游记》白虎岭传说为基底,融合海州民间故事重构剧情:少女白荻在灾荒战乱中历经生死劫难,最终化身白骨夫人守护亲人的悲情叙事,通过 “上山”“觅食”“招魂”“咬鸡” 四出核心段落,既保留童子戏祭祀文化精髓,更折射对生命韧性的深刻思考。这种 “传统内核 + 现代表达” 的创作理念,精准契合戏曲像音像工程 “整理改编优秀剧目” 的遴选标准。
青年演员薛梦雅在剧中的突破性演绎成为剧目入选的关键支撑,她将淮海戏功底与童子戏特色深度融合,在老艺术家曹艳林的亲授下,把 “咬鸡” 等非遗绝活演绎得极具张力。
该剧的成功入选离不开优质创作班底与政策扶持的双重加持。剧目由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罗周编剧、一级编剧张弘执导,从剧本解构到角色神态逐一雕琢,此次入选国家级工程后,将按照 “舞台取像 — 录音室精录 — 音配像合成” 的高标准流程进行录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表演与唱腔的完美匹配,为非遗传承留下可永久保存的 “活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