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京剧趣谈》单课时前沿教学设计(获奖教案)

更新时间:2025-11-20 04:39  浏览量:1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sfgnJQQHd

【设计理念】

本设计以“国潮体验官”为核心身份,贯穿“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理念,将课堂转化为一场沉浸式的京剧美学解密之旅。通过“初识趣谈→解码虚实→品味动静→创想国潮”的递进环节,引导学生在具身实践中深度理解京剧“虚实相生”“程式之美”的美学原则,实现从语言建构到审美鉴赏,再到文化传承与创意表达的素养提升。

【教学目标】

1. 语言运用与建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了解“马鞭”和“亮相”的特点与妙处,品味文章生动幽默的语言。

2. 思维能力与提升:通过对比、推想,理解京剧艺术“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探究其文化内涵,提升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3.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京剧虚实结合、动静相宜的写意之美,并能运用语言或设计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

4. 文化理解与传承: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体会其作为国粹的民族智慧,建立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与作用。

· 难点:领悟京剧艺术“虚实相生”、“程式化”的美学原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含京剧表演视频、图片)、学习任务单、简易道具(如可替代马鞭的短棍)。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入职“国潮体验官”(约5分钟)

1. 视觉激趣:播放一组融合京剧元素的国潮设计(如潮服、游戏角色)。

2. 发布任务:“同学们,今日‘国潮研究院’启动‘京剧密码’破译项目,聘请各位为‘体验官’。我们的任务,是解开京剧为何能风靡至今的魅力密码。”

3. 揭示课题:板书《京剧趣谈》。“看作者徐城北如何‘趣谈’这门高深的艺术。”

【设计意图】:以“国潮”切入,赋予学生“体验官”身份,瞬间激发探究欲,将学习定义为一场有趣的解密任务。

二、 任务一:速读检索,初识“双绝”(约8分钟)

· 核心任务: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京剧舞台上解决“骑马”和“搏斗”难题的两种独特表现手法。

· 活动流程:

1. 学生自主速读,圈画关键词。(明确:马鞭、亮相)

2. 交流反馈,教师板书核心概念。

3. 提问引思:“这两种手法,看似简单,却蕴含大智慧。它们究竟‘妙’在何处?”

【设计意图】:训练快速检索信息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核心内容,为深度探究定向。

三、 任务二:深度解密,体验“虚实之妙”(约12分钟)

· 聚焦“马鞭”:探究“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

· 活动1:文本细读,填写“妙处清单”

· 默读《马鞭》部分,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列举出“马鞭”这一道具带来的好处(即可虚拟表演、可装饰、可启发想象等)。

· 活动2:对比体验,感悟智慧

· 实践A:请一名学生无实物表演“骑马出门”。

· 实践B:请一名学生手持“马鞭”(道具),做“上马、扬鞭、驰骋”的程式化动作。

· 思辨讨论:你认为哪种表演更具艺术美感?为什么?京剧的“虚”反而带来了更“实”的什么?(结论:丰富的想象空间与艺术美感)

· 活动3:举一反三

· 引导学生发现文中其他“虚拟”的例子(如“缝衣”、“宴席”),总结出京剧的核心智慧——虚实相生。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梳理、具身实践和思辨讨论,将抽象的“虚实相生”原理化为可感可知的体验,突破教学难点。

四、 任务三:深度解密,品味“动静之韵”(约10分钟)

· 聚焦“亮相”:探究“动静结合”的程式之美。

· 活动1:观看视频,建立初感

· 播放武生“亮相”与“刀枪下场”的精彩片段,直观感受其雕塑感与节奏感。

· 活动2:合作探究,解读内涵

· 朗读《亮相》部分,思考:

· 问题1:“静止”的亮相为何能赢得掌声?(为人物精气神,为演员功力)

· 问题2:“刀(枪)下场”这种动态亮相,是为了什么?(展现人物性格与内心)

· 活动3:模仿体验,内化美感

· “体验官实践”:出示不同行当(青衣、武生)的亮相图,学生选择模仿,感受瞬间凝聚的“精气神”。

· 讨论:京剧的“静”是真正的静止吗?(结论:静是外在形态,内在是情绪与张力的凝聚)

【设计意图】:从虚实的“空间”美学,过渡到动静的“时间”美学,通过观看、解读、模仿,层层深入,体会京剧的程式化魅力。

五、 任务四:创意赋能,我是“国潮设计师”(约5分钟)

· 情境创设:“体验官终极挑战:请将今日解密的京剧密码,转化为一个国潮创意。”

· 创意工作坊(二选一):

1. 【文创设计师】:为一款日常用品(如口罩、帆布包)设计一个融入“马鞭”或“亮相”元素的图案。

2. 【文案策划师】:为京剧写一句吸引年轻人的宣传语,并说明理由。

· 成果快闪:邀请1-2名学生展示创意,并简述其如何转化了京剧之美。

【设计意图】:将输入转化为输出,在创造性应用中巩固所学,实现知识的迁移与素养的内化,彰显文化自信。

【板书设计】

京剧趣谈

↗ 国潮体验官 →

马鞭 (道具) → 虚实相生 → 激发想象

亮相 (动作) → 动静结合 → 凝聚精神

↘ 创意赋能 → 文化自信

【课后拓展】(可选)

选择一项完成:

1. 基础:向家人介绍京剧“马鞭”或“亮相”的妙处。

2. 创意:将你的课堂创意设计进一步完善。

3. 探究:了解一种其他地方戏曲的独特表现手法。

【设计特色说明】

1. 身份驱动,全程沉浸:“国潮体验官”身份贯穿始终,使学习成为有使命、有趣味的探索。

2. 双线解密,思维进阶:紧扣“虚实”、“动静”两大美学核心,通过“检索-体验-思辨-创造”的流程,实现思维层层深入。

3. 具身学习,化难为易:设计对比表演、模仿亮相等环节,让学生身体力行,将抽象美学原理化为直观感受。

4. 创意赋能,学以致用:最后的“国潮设计”环节,打通了传统与现代,实现了审美鉴赏与创意表达的融合,有力落实核心素养。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