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演活唐僧,背后竟是三代京剧情缘?
更新时间:2025-11-19 21:34 浏览量:2
穿袈裟那天,我其实没觉得有多特别。白龙马站在那儿,道具组的人忙着调整镜头,杨洁导演远远冲我招手,我就这么上了。可后来很多人问,七天不到的时间,怎么就把唐僧给立住了?说真的,我自己回想,那感觉像是一步步早被命运安排好了的。
奶奶一辈子信佛,家里设着佛堂,小时候我跟着她上香,看她念《心经》,听她低低地诵《大悲咒》。她病了那阵子,初一十五我一个人坐公交去庙里上香,路上学着僧人走路的样子,慢悠悠的,合十行礼。那些动作不是刻意记的,是年复一年印在骨头里的。我到现在还能背出“唵嘛呢叭咪吽”,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拍戏时念紧箍咒用的就是这个。观众总好奇唐僧念的是啥,其实哪有什么咒语本子,就是这六个音节来回转,背后是层层叠叠的佛理,沉得很。
我家是京剧世家,往上数几代都沾梨园。老祖迟子俊1872年生人,和梅兰芳是连襟,妻子是王顺福的长女,这层关系在京剧圈里也不算小事儿。爷爷迟景昆在小荣椿社科班学武生,大爷迟世恭更是富连成科班出名的老生,后来进了上海京剧院,一辈子唱戏到老。我父亲迟世德也是“世”字科出身,工丑生,后来改了行。家里三个兄弟,大哥唱老生,二哥精铙钹,三弟就是我爸。迟家的女儿们也不简单,姑姑迟福媛嫁给了袁世海,另外两位姑姑分别成了刘宗杨和张云溪的妻子,全是角儿。
姐姐迟重霞和姐夫彭建伟是北京戏剧专科学校的同学,毕业后去了福州军区京剧团。姐姐演过《红灯记》的铁梅、《龙江颂》的江水英,还有《杜鹃山》的柯湘,都是能扛大梁的角色。姐夫学小生,功夫底子好,现代戏里打起来特别利落。几年后他们调回北京,在母校教戏,把这根线又续上了。
我在上海戏剧学院学表演,头一年就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从最基础的元素练起,演小品,排独幕剧,最后毕业大戏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我演巴萨尼奥。之前还演过《左邻右舍》里的赵春,一个快七十岁的老头儿,化妆都能化俩钟头。这些课不是白上的,等到进《西游记》剧组,虽然只有一周准备时间,但底子早就打好了。
说来也巧,跟杨洁导演碰上纯属偶然。可回头看,哪有什么偶然?从佛堂的香火气,到戏台上的唱念做打,再到学院里的表演课,一步步走过来,穿上袈裟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不是演,是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