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戏曲新人新作展演剧目——梨园戏《促织记》古老梨园发新声,古剧新创叩人心!
更新时间:2025-11-15 12:16 浏览量:1
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南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同承办的首届全国戏曲新人新作展演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创排剧目梨园戏《促织记》,将于11月18日、19日,在南宁剧场倾情上演。
一只蟋蟀的鸣叫,竟能牵动一个家族的命运;一篇不朽的聊斋经典小说,将在古老的梨园戏中重获新生。
梨园戏《促织记》
剧目简介
本剧取材于蒲松龄短篇小说《促织》。在原著基本情节基础之上,本剧进行了剧种化与现代性的改编。全剧共七出,以促织为中心,铺展主人公成名曲折跌宕的人生际遇,勾勒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图景。
一则穿越三百年的寓言,
一场古典梨园戏的破壁新生
文学经典的惊艳转身
本剧深度开掘蒲松龄《聊斋志异》经典名篇,远非简单改编。它在保留原著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大胆丰富情节、充实人物,以犀利的现代视角,烛照与批判封建制度对纯良人性的深刻戕害与扭曲,引发当代观众的强烈共鸣。
跨界的火花:
学者首度执笔,古典破格新生
本剧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林清华教授的首部梨园戏剧本作品。这一跨界身份为创作注入了独特的文学深度与思想锐气。在导演曾静萍的匠心执导下,学者之笔与舞台之魂完美交融,实现了古典艺术的创造性转化,最终呈现为一部情节奇诡、意蕴深长,既充满现代感与冲击力,又不失古典美学风骨的舞台佳作。
舞台视听盛宴
时空交织的舞台结构:打破传统叙事空间,让现实、梦境与虫的幻界在同一舞台上交错叠印,尤以“人虫对峙”等场面,营造出强烈的戏剧张力与视觉奇观。
音乐与舞美的叙事升华:乐队演奏不再是背景伴奏,而是化为叙事与情感的一部分;整体舞美以暗色调与象征性结构,共同构筑了一个既压抑又迷人的寓言空间。
业界与观众的双重认证
该剧自首演后,不仅迅速成为现象级话题,吸引大量年轻观众走进剧场,更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入选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26届曹禺戏剧奖文学奖提名作品,证明了其“叫好又叫座”的非凡实力,是当今戏剧舞台不容错过的标杆之作。
主创团队
编 剧(特邀):林清华
导 演:曾静萍
作 曲:汪照安
舞美设计:林志斌
灯光设计:苏志强
人物造型设计(特邀):董 绘
服装设计(特邀):董 绘、庞丽丽
乐 务:姚丹红
演员名单
成 名——林苍晓
里 正——李辉逸
成 子——廖淑云
成 妻——吴婕萍
驼 巫——郭智峰
巫 徒——许幼娟
里正子——白 明
戏曲新作展演主推创作新人
编剧 林清华
编剧林清华,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厦门大学文艺学博士后,法国巴黎第三大学电影系访问学者,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戏曲与电影文学的研究与创作。论文发表于《文艺研究》《戏剧艺术》《戏剧》《戏曲艺术》《光明日报》等重要刊物。
截至2025年7月公演作品两部:梨园戏《促织记》(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昆剧《三勘》(上海昆剧团),另有高甲戏《荣杖记》(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正在创排中,计划年内演出。曾获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福建省戏剧会演剧本一等奖等。其中梨园戏《促织记》获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提名、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
戏曲新作展演
演出信息
梨园戏《促织记》
演出时间
11月18日(周二)19:30
11月19日(周三)19:30
演出地点
南宁剧场
演出单位
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