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镇蔚秀芝:退休二十余载,用热心点亮社区温暖
更新时间:2025-11-13 20:53 浏览量:1
编前语:
街巷烟火里,藏着最暖的星光。为凝聚“副中心有我”社会动员体系工作合力,持续推动城市副中心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文明风尚,梨园镇深入挖掘典型事例,精心选树榜样人物,以笔为桥,记录平凡人物背后的非凡坚守,捕捉楼道转角处的点滴善举。以文为镜,映照社区治理中的巧妙思路,传递邻里守望相助的鲜活经验。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些故事,深度触摸城市最本真的内在脉络。
❖
在梨园镇大稿村,有这样一位老人——她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她早已退休,却比在职时还要忙碌。她就是蔚秀芝,一位用二十余载光阴,将退休生活过成奉献篇章的“热心公益好市民”。
小区的“美容师”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稿村小区的大门,总能看到蔚秀芝和她的“老伙伴们”忙碌的身影。手持抹布,提着水桶,她们细心地擦拭着十几条宣传橱窗的每一个角落。这个习惯,从2001年退休开始,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
在擦拭橱窗之余,蔚秀芝还主动承担起维护小区公共设施的任务。她每天都会仔细擦洗散布在各处的休闲座椅,让居民随时都能安心落座。遇到贴在墙上、灯柱上的小广告,她总是不厌其烦地用水浸湿,再用铲子一点点清理干净,不留一丝痕迹。
“下雨天擦完又溅上泥点,刮风天刚清理完又落满灰尘。”有居民心疼地劝她歇歇,她却笑着说:“这些橱窗、座椅就是咱们小区的‘脸面’,干净整洁了,大家看着心里都舒坦。”就是这样朴素的信念,支撑着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
这些光洁如新的橱窗、干净整洁的座椅,不仅装点着小区四季变换的风景,更映照出一位老党员永不褪色的初心。
邻里间的“连心桥”
作为一名无职党员,蔚秀芝的“办公室”遍布社区的每个角落——在绿意盎然的休闲广场,在邻里相聚的楼道口,更在一户户居民的家门里。
每月定期的上门走访是她的“必修课”。她那本厚厚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家家户户的喜怒哀乐:张家老人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李家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王阿姨和陈叔叔因为楼道堆物闹得不愉快……每一页都写满了生活的细枝末节。
“蔚阿姨来了,快进屋坐!”在居民心中,蔚秀芝是可以掏心窝子说话的贴心人。她来时总不忘带上小区最新的通知,走时兜里却装满了大家的心里话。一桩桩看似琐碎的邻里小事,经过她耐心细致的调解,总能找到解决的途径;一个个居民反映的实际困难,通过她这座“连心桥”,最终都变成了社区党总支精准服务民生的重要依据。
蔚秀芝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来信任,让党组织的温暖在基层深深扎根。
下一代的“引路人”
2012年,蔚秀芝再次肩负起新的使命——与另一位老党员共同发起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在村委那间不大的办公室里,她们用心策划每一场活动,把对下一代的关爱化为具体行动。
她们每月精心编发专栏,围绕婴幼儿科学喂养、兴趣启蒙等主题,为家长提供实用育儿指南;积极携手大稿村小学,举办优秀画展、作文竞赛等活动,为孩子们搭建展现才华的舞台,点燃他们的创造火花。
寒暑假里,她们组织学生走进小区花园清理白色垃圾,在孩子心中播撒环保的种子;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倡导文明出行,共同守护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
端午节时,孩子们在她们的带领下亲手包粽子,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验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此外,小组还设立了图书室,目前藏书已达2000余册,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阅读,也吸引了越来越多村民前来借阅,书香渐渐弥漫整个小区。
蔚秀芝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以爱心为露、以责任为光,默默滋养着每一株稚嫩的幼苗,陪伴他们茁壮成长。
蔚秀芝的热心,还绽放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她积极参与植绿护绿行动,带领志愿者们在小区里栽种花草、培育树木,为美化家园持续贡献力量;她主动加入治安巡逻队伍,坚持每日早晚巡查,及时排查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有人问她:“这么做图啥呢?”蔚秀芝的回答朴实而动人:“看着社区越来越好,孩子们快乐成长,邻居们和睦相处,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从青丝到白发,二十余载春秋,蔚秀芝始终如一。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以平凡的坚守诠释着不凡的价值。她让我们看到:伟大,正蕴藏于日复一日的奉献之中;而真诚的付出,能让生命永远年轻,让精神永远常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