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合与创新”中推动中国高等戏剧教育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5-10-29 20:39 浏览量:1
10月16日—18日,第十二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交流活动暨第六届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在上海戏剧学院举办。学院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秘书长徐永胜率队前往上海参加活动,党委院长办公室副主任、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办公室主任解眉,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田旭,实践教学中心范爱众等人员随行。
16日下午,徐永胜赴上海戏剧学院昌林路校区进行调研,先后了解了电影学院、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情况,参观了上戏“上海市虚拟环境下的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等实验室群落,就进一步密切两校交流等事宜与上戏党委书记谢巍等领导进行深入交流。
徐永胜参观调研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虚拟环境下的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等实验室群落并与上戏党委书记谢巍等领导进行深入交流
16日晚,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第十二次主席团会议在上海戏剧学院佛西楼召开,会议由徐永胜主持。出席会议的还有10所联盟主席团院校校领导、本届活动承办院校校领导,以及联盟总部办公室工作人员。
徐永胜主持联盟第十二次主席团会议
主席团会议后,17日上午,第十二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交流活动暨第六届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开幕式在上戏实验剧院隆重举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一级巡视员郝风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一级巡视员陈睦,联盟主席团高校领导,上海戏剧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30余所高校的300余名嘉宾和学生代表一同参加开幕式。作为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秘书长,徐永胜在开幕式上宣读了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第十二次主席团会议决议。
开幕式现场
徐永胜宣布主席团会议决议
本届交流活动设置了主题为“教育强国与中国高等戏剧教育发展”和“数智赋能与卓越艺术人才培养创新”两个平行论坛,还举办了“迈克尔·契诃夫训练方法课程”“木偶剧训练课程”专家工作坊。学院导演系党总支副书记李珊教授受邀发言。她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一核双领四培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学院导演系在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的实践探索。论坛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充分展现了我国高等戏剧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深度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术论坛活动现场
李珊在学术论坛发言
本届大学生戏剧展演的主题是“融合与创新”。联盟总部办公室共收到剧目23部,经过两轮专家评审,最终10所国内知名高校的精彩戏剧作品片段在上戏端钧剧场、黑匣子剧场上演。李珊同时受邀担任展演评委。由学院导演系葛袁亮副教授带领学生作为主创团队的剧目《庄周梦蝶》获得热烈反响。该剧以《庄子》的哲学思想为内核,重构战国末年漆园小吏庄周“试妻劈棺”的荒诞寓言,展开一场关于执念与逍遥、真实与虚幻的终极思辨。全剧大量运用皮影和偶来表现梦境、回忆和想象,演员的表演融入了戏曲的身段、步法和程式化的表演方式,构筑出东方美学的独特意境,在“融合与创新”中展现了学院扎实的人才培养成效。
《庄周梦蝶》在上戏端钧剧场展演
18日下午,第十二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交流活动暨第六届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闭幕式在上戏端钧剧场隆重举行。解眉宣布本届展演活动获奖名单。
解眉宣布本届展演活动获奖名单
我院获优秀组织奖,导演系2025级硕士研究生朱瑀晗、李雨轩分别荣获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
徐永胜、谢巍为本届展演活动获得优秀组织奖高校代表颁奖
最佳主角奖获奖学生与评委合影
最佳配角奖获奖学生与评委合影
徐永胜代表联盟致闭幕词
徐永胜代表联盟致闭幕词。他首先对精心策划和组织本次活动的上海戏剧学院,以及参加活动的所有嘉宾、专家学者和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表示,在这精彩的三天时间,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召开了卓有成效的主席团会议,与会专家学者立足戏剧艺术教育提出深刻见解,大学生戏剧展演全面展现了青年学子融合与创新的戏剧探索,彰显了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蓬勃生机和联盟的新时代价值与活力。站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作为教育战线、文化战线的重要力量,将坚持走好“两创”实践之路,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民性、经典性、包容性和丰富性,将联盟打造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
第十二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交流活动暨第六届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