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宁县体育场观看陕西戏曲研究院一团秦腔表演感悟
更新时间:2025-10-29 17:48 浏览量:3
10月26日至28日,,在静宁这座小城的体育场上空,盘旋激荡的,是来自三秦大地的慷慨悲歌。陕西戏曲研究院一团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炉火纯青的技艺,为我们烹制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戏曲盛宴。今日归来,那高亢的唱腔、铿锵的锣鼓、观众山呼海啸般的喝彩,依然在耳畔心头,久久不散。
一、 场外初感:人潮与热望
还未走近体育场,那涌动的人潮先声夺人。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牵着父母手的孩童,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脸上洋溢着节日般的期盼。场内早已是座无虚席,后来的便自带马扎,或干脆站着,将舞台围得水泄不通。这“人山人海”的盛况,本身就是一幕动人的大戏,它无声地诉说着秦腔在这片土地上传衍千年的深厚根基与蓬勃生命力。当锣鼓家伙骤然响起,全场瞬间肃静,万千道目光聚焦于一方舞台,那种屏息凝神的庄严,是观众对艺术最高的敬意。
二、 场内沉浸:四幕经典的灵魂震颤
接下来的四场大戏,如同一幅幅浓墨重彩的历史与人性画卷,徐徐展开。
·梅花奖得主李小青老师饰演的 《周仁回府》:义的重负与灵魂的煎熬,把秦腔的“慷慨”与“悲凉”两大特质诠释得淋漓尽致。
·国家一级演员赵阳武老师主演的《赵氏孤儿》:则是一曲气壮山河的忠义赞歌。
· 梅花奖、白玉兰奖双料得主李君梅老师《锁麟囊》:跨越门第的慈悲与轮回,自然流畅,令人叫绝。
还有谭天杏老师主演的《赵氏孤儿》、《周仁回府》,师大庆老师主演的《金沙滩》荡气回肠,久久难忘!
三、 戏外余思:古老艺术的当代回响
曲终人散,心潮却难平。这几场演出给予我的,不仅是短暂的审美愉悦,更是长久的思考。
陕西戏曲研究院一团的演出,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戏曲在当代绝非“博物馆艺术”。强大的主演阵容,精湛的舞台呈现,以及台下那跨越年龄层的热情观众,都昭示着:真正的经典,永远拥有直指人心的力量。只要还有像李君梅、李小青、谭天杏、赵阳武等这样优秀的艺术家在坚守、在创新、在传承,秦腔这棵千年古树,必将不断发出新的枝桠,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那两天的静宁县城,因秦腔而成为了一个盛大的文化节日。感谢艺术家们,用他们的心血与才华,让我们完成了一次穿越古今的精神之旅,重温了那些关于忠义、仁爱、诚信与感恩的古老训诫,并从中汲取了面向未来的力量。那激越的梆子声,已不仅敲在舞台上,更深深地,敲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