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当代散文|花妹子

更新时间:2025-10-28 22:47  浏览量:1

文/平书宪

你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花妹子”。你的大眼睛,你的小酒窝,你的马尾辫,你的清朗笑声,在春花秋月的田野里,在杨柳依依的小河旁,留给我心灵的慰藉。时光的站台积蓄着陈年的风,我捻开被揉皱的记忆,怀念起那些青春洋溢的蹉跎岁月,心底再次默念起你的名字,花妹子像田埂上漫开的小野花,带着泥土的腥甜与戏文的婉转,在我心底盛开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二十三年前的麦收季节,日头把家乡的黄土地晒得滚烫。你扎着马尾辫从邻村的麦地跑过来,不先掏怀里的野草莓,倒先亮开嗓子唱:“秦香莲抬头观,金枝玉叶到堂前。头戴一顶翡翠冠,身穿日月龙凤衫……”声音清亮得像山涧的泉水,绕着我家的老槐树打了个转,连灶房里烧火的奶奶都探出头笑道:“俺花妹子这嗓子,真像被老天爷亲过一样好听!”

那时你总爱往我家跑,凑在奶奶身边学唱戏。奶奶年轻时是乡剧团的大青衣,后来剧团散了,可奶奶爱唱戏的心却没有冷下来,烧火做饭时也爱哼两句《秦香莲》。你搬个小板凳坐在灶前,跟着奶奶捏着嗓子学“陈世美忘恩负义良心丧”,那眼神、手势学得有模有样,连灶膛里的火苗都似被你的调子逗得跳得更欢。我喜欢蹲在旁边看,看你学戏时眼睛里流露出的亮光。你总说,将来要考地区豫剧团,要让更多的家乡人听你唱大戏。

晨雾未散的土路上,也常飘着你的戏腔。你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侧兜插着串自制的糖葫芦,走几步就唱两句,引得天空的鸟儿也跟着发出婉转的叫声。“平哥哥,背书累了吧?听我唱段戏曲解解乏!”你一亮开嗓子唱戏,连路过的老黄牛都停下脚步,尾巴慢悠悠地晃动。我含着你递来的糖块,看马尾辫随着唱腔的高低不断起伏。总以为你会唱着戏,把日子唱成最鲜亮的模样。可命运偏不遂人愿。初中毕业那年,你攥着地区豫剧团的招考简章,眼睛发亮地跟爹娘说要去报考剧团,却被二老劈头盖脸地臭骂一顿:“唱戏是下九流!女孩子家就该好好种地、嫁人!”你跑到洙水河畔,红着眼眶跟我哭着说,爹娘把剧团的招考简章给烧了,再也不让你碰戏了。后来你没考上高中,真的回家种地了,田埂上再也难听见你的戏腔,只剩你弯腰割麦时,额前的汗滴落在土地时的悄无声息。

我考上县城一中,开学前的老槐树下,你递给我一个蓝布包裹,布角绣着朵歪扭的小野花。“这是我缝的鞋垫,县城冷您就垫上。”我翻开布包,细密针脚里藏着没藏好的针印——是你熬夜缝补时被针扎破的痕迹。风吹着槐树叶沙沙作响,你仰起头看着我,眼里的光暗了许多,却语气坚定地对我说:“你好好读书,考到省城去!”我不敢多看你一眼,怕忍不住红了眼眶,怕戳破你藏在心底的那个戏曲梦。

高中三年,每月回家都能在村口见到你。有时你帮家里喂猪,围裙沾着糠;有时在田里劳作,汗水浸湿了衣背。见我回来,你就从兜里掏出奶糖,糖纸被体温焐得发软:“困了就含一颗。”有次我感冒哑了嗓子,你天没亮就揣着姜汤往县城跑。二十多里路程,你走了三个多小时,姜汤倒进碗里还冒热气,你却冻得鼻尖通红:“俺娘说姜汤能治感冒!”我捧着碗一口口喝下,姜丝的香辣混着你的体温,暖得我眼眶发烫—原来心里揣着惦记时,连风都变得温柔。

高考放榜那天,我举着省城大学的通知书找你,你正在河边洗衣服,棒槌“咚”地一声掉进水里。“平哥哥,你真的考上了!”你拉着我的手在田埂上疯跑,马尾辫甩得老高,田野的绿浪在身后翻涌,像在为我们喝彩。那晚,你家的煤油灯格外亮,你妈往我碗里夹肉,你坐在旁边格格地笑,却没再提唱戏的事。临走时你塞来布包,里面是你攒了半年的现金,还有一袋奶糖:“省城花销大,学习困了就含一颗糖,就像我在你身边。”我攥着布包,心头沉甸甸的,只说一句“谢谢你,花妹子”——那时竟不知,有些感谢的话一但出口,就成了岁月里的惦念。

去省城的火车就要开出的时候,你突然跑过来,塞给我一个罐头瓶:“记得想家了就吃一口!”罐头瓶里是野草莓酱,封得严实,还贴着张纸条,歪扭地写着“像新鲜草莓一样甜”。火车开动时,我看见你跟着跑了几步,马尾辫晃成了小黑点,像被风吹走的蒲公英。我把脸贴在车窗上,攥着罐头的手一阵发紧——这一去,我们之间的路,再也不是糖葫芦能串起的近了。

大学四年,书信是唯一的牵连。你说在纺织厂织布,手指磨出了茧;说妈催你相亲,你总说“再等等”;说偶尔听见村里的高音喇叭放豫剧,还是会忍不住跟着哼唱。我每次回信都让你等,等我毕业后,带你来看省城的高楼,却一直没有提帮你能圆戏曲梦……那时的我,除了空许的诺言,什么都给不了你。后来,我们的通信越来越少了,最后一封是你寄的,说父母等不及了,把你嫁给了城郊的一位文艺爱好者,他是县艺术团的键盘手,会陪着你听戏。字里行间的暖意,也让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毕业后我留在了省城,一待就是十多年。从挤公交的职员做到中层管理者,也在省城有了自己的小家。可我时常会想起田埂上的马尾辫,想起你清亮的戏曲腔,想起你眼睛里的那束光。每年春节回乡,我都忍不住打听你的消息,听村里人说你成了戏曲主播,直播间有十万粉丝,每天忙着为家乡的农副产品代言,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没敢见你,怕惊扰你的生活,也怕自己的遗憾扰了你的安稳。

直到今年春天去县城考察,路过县一中时正赶上放学。校门口挤满家长,我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你穿着素雅的棉麻外套,头发松松挽着,手里拎着保温桶,眉眼间是掩不住的笑意。“平哥哥?”你先认出了我,声音还是当年的清亮。我愣了愣神,才看见你身边的小姑娘,扎着马尾辫,眉眼像极了小时候的你。

“这是俺闺女,刚参加完省电视台的梨园春戏迷大赛,拿了少儿组的金奖!”你拉过女儿,眼里的光比当年学戏时更亮了。“俺现在是戏曲主播,还当上了咱们县乡村艺术团的戏曲顾问。你看,当年没有实现的梦,现在都圆了。俺家那口子还帮俺伴奏呢!”你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直播间的片段,屏幕里的你穿着戏服,唱着豫剧《秦香莲》,唱腔婉转,引得台下满是喝彩。

突然小姑娘亮开嗓子,唱了段我奶奶当年教你的豫剧唱段:“秦香莲抬头观,金枝玉叶到堂前。头戴一顶翡翠冠,身穿日月龙凤衫……”声音清亮得像山涧泉水,绕着我们打转。你笑着抚摸一下孩子的马尾辫说:“将来让她报考戏曲学院,完成我没实现的心愿!”此时,阳光落在你们母女身上,暖得像二十六年前的麦浪。我看着你眼角的细纹,看着小姑娘眼睛里的光,突然觉得眼眶发烫——原来命运从不会亏待热爱生活的人,你当年埋在心底的戏种,终究在岁月里开出了花。

你留我吃了碗面,说这是闺女爱吃的,也是你当年常想做给我吃的。面条的香气里,混着你说不完的话:说直播时遇到的戏迷,说帮乡亲卖完苹果时的开心,说闺女练戏到深夜的认真。我听着,心里满是欣慰,原来最好的怀念,从不是停在过去的遗憾里,而是看着你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临走时,你送给我一箱新做的野草莓酱,还是像当年送我罐头瓶那样,纸条上的字工整了许多:“平哥哥,日子越来越甜美!”我提着礼品箱,走在县城的街道上,风里似乎又飘来你的戏腔,清亮、婉转,像田埂上的小野花,在岁月里开得愈发鲜艳。

原来时光从不会真正带走什么。你对戏的热爱,对生活的热忱,早已化作田野里的风、戏文里的暖,藏在生命的光年里。就像田埂上的野花,年年岁岁开了又谢,却永远有人记得,曾有个叫花妹子的姑娘,把对戏曲的痴、对生活的甜,都唱进了岁月的歌词里。而那些未说出口的惦念、未完成的遗憾,终究在彼此的安好里,变成了时光最好的馈赠——你活成了自己的光,我也在你的光亮里,见证了岁月的温柔。

作者简介 :平书宪,笔名丛笑,中共党员,新闻工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文学分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新华社、《人民日报》《大众日报》《散文选刊》《中国诗歌》《百花》《岁月》《美文》等,多部文学作品获奖并入选图书年选。

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