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刺字”的故事应该出自戏曲艺人的创作
更新时间:2025-10-29 14:03 浏览量:1
千百年来,人们出于对英雄的热爱和对其不幸结局的同情,不断对其修饰打扮,岂不知脂粉抹的太厚也不好看,嘴唇抹的太红也会招人厌。
过之不及!
假作真时真亦假!你给他虚构的太多了,夸张的太过了,那真实的战功也会被掩盖,会被人认为就是个泥胎。
比如:岳母刺字的故事
小时候,没有觉得怎么着,直到有一年的夏天,上下学的我们,放学时,老师用笔在每个人的背上都做了这记号,目的是怕我们偷偷下水,七十年代,我们鲁西北雨水多,一到夏天,沟里、坑里、湾里,到处沟满壕平,每年夏天都会有溺水而亡的学生,所以,一到夏天,老师三令五申,不能随便下水。
老师在背上做记号,我们看不见,写的什么也不知道,掉了也没法造假。
有的同学问别的同学自己背上写的什么?
这个同学调皮的说:写的“小王八”!
这位同学马上回嘴说:你背上也是小王八!
一时大家大笑不止。
其实,老师写的是个“李”字,因为老师姓李。
很多年以后想起这件事,联想到岳飞背上刺字,觉得不符合情理,因为背上刺字意义何在?
如何警示自己,应该刻在自己能够看见的地方,手背上、胳膊上都行。
比如脾气暴躁的,在胳膊上刺个“忍”字,反正我看到这样的人都是尽量躲的远一些,因为脾气不是刻上个字就能改的。
岳飞曾经参加过八字军,八字军全体将士面部刺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虽然自己看不见,但别人能够看见,目的是表达“义无反顾、不当逃兵”的决心。
背上刺字,如果不是光着背别人也看不见,自己更看不见,有何意义?
再者,刺字是种技术活,不是人人能做的,岳母一个家庭妇女怎么能会这种手艺。
宋代军队和官府应该有这样的专门人才,因为罪犯发配一般要刺字,宋代为了防止士兵逃跑,有的也会刺字,岳飞身上有刺字并不稀罕,背上刺字有史以来,可能是第一位。
我想岳母在岳飞背上刺字,这大概是后世戏曲艺人编造的,因为舞台上表演,假设一下,如果在手背上,脸上刺字,那演起来也不好看,而背上刺字就不一样。
说书唱戏的都是为了故事情节精彩,吸引观众,以便能多挣点钱,至于符不符合常理,他们往往不在乎。
我说这些,只是质疑故事的合理性,质疑编故事的人,并没有质疑岳飞的意思,因为岳母刺字这不是岳飞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