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广播电视台《创客来了》访谈00后青年戏剧编导赵昊桦
更新时间:2025-10-27 18:01 浏览量:2
10月22日,青年戏剧编导赵昊桦做客江苏省广播电视台《创客来了》栏目,与主持人深度探讨文艺创作与文化市场的内在联系。
提起《创客来了》这档节目,江苏的听众都不陌生。这是一个颇具深度的访谈节目,在创业者和听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节目自开播以来,便已成功采访了百余位各行各业的优秀创业者,带着他们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
据《城品人物》报道,赵昊桦是一名00后创客,2021年创业之初他还是一名大一新生,带着理想与青涩闯荡于大学校园与社会民生之间,四年之后的今天他的团队已获得了南京市政府的投资,并参与多项省级重点文化项目的制作,
“我们团队年纪轻,资历浅,谈不上分享什么经验,就是跟着勇哥来和老师们聊聊,学习学习。”在访谈之初,赵昊桦显得谦虚稳重,但谈起创作与市场,他又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人们会在茫茫人海寻找自己的另一半,我认为艺术与市场的关系也是如此。关键在于如何被看见,以及如何被自己的观众和读者喜爱。用商业的话说,就是渠道和交付。”
赵昊桦的戏剧之路始于2018年,彼时他在北京做社会实践,参与了话剧《马拉/萨德》中文版的前期筹备和选角工作。
他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鬼脸城》,是一个人工智能时代人们被算法侵夺自由意志的故事,该剧在南京首演成功,上座率超70%,这一次成功让他走上了2021年江苏省科协举办的元宇宙论坛,作为圆桌对谈嘉宾和众多数字信息领域的学者、企业家和科幻作家共同探讨技术与伦理的边界。
他随后的作品《星海体》则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对神经科学家夫妇做意识上载实验,丈夫将妻子的意识传丢了,尽其一生在茫茫宇宙绝望寻找。当人们渐渐将他当作软科幻领域的戏剧创作者时,他却突然消失了,一年后再次回归人们的视野时,竟带来了一部改编自《红楼梦》的作品。
在这部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文投集团指导,文都云公司联合江宁织造博物馆制作的最新作品《大梦·红楼》中,他的身份是编剧和执行导演,该剧采取了全新的戏剧形式,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开演之后票房迅速破百万,被央视“读懂中国”栏目、中新社、新华日报、人民日报、央广网、光明日报、南京电视台、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竞相报道,累计报道量超两百篇。
据他说,消失的那一年是在做梦。
“在这个项目中我的身份是学徒,这个项目的概念设计是《不眠之夜》的导演康纳·道尔,制作人是陈虹女士,内容创作工作是行业内的各路大佬带着我一起完成的,跟着这些前辈恩师,我收获了很多启发和成长,我感谢他们,项目开业以来,团队不断收集观众反馈,反复向红学专家请教,总结各方意见进行了八轮迭代。和这些哥哥姐姐们在一起,我看到了真诚与用心,看到了企业家精神与艺术家精神的融合,这是这个项目最触动我的地方,前辈大佬尚且如此,我们怎敢怠慢。”
谈到红楼项目带给他的启发,赵昊桦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总结成一句话或许可以是‘想法创造吸引,共识凝聚力量’,首先沉浸式是一种很新的概念,观众可以打破第四堵墙,跟随演员进入太虚幻境,这对观众和创作者来说都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制作人陈虹女士提出将沉浸式与数字技术深度结合,打造一个虚实结合的梦幻空间,这个想法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我,想必也吸引了很多观众。我们用了非常多的数字科技手段加持作品,其中有一个由LED和全镜面打造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太虚幻境的本体。每个人进入其中看到的不仅是环境本身,更是自己,这种亦真亦假的梦幻般的吸引力,正是在想法的基础上生根发芽的。”
"团队一直在收集观众反馈,认真评估、筛选、总结,最终落到优化迭代上。我认为这不是简单的收集意见,而是凝聚共识,让不同背景的观众都能在作品中找到共鸣,在最广泛的人性上找到最大公约数,这应该是文化产品经住考验的必由之路。再次感谢团队伙伴们让我明白这一点。”
他总结道:“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让创意落地生根,在与观众的持续对话中成长。”
谈到最近的发展,我们了解到赵昊桦的近作《命定之死》通过架空世界观和更复杂的人物聚焦了“理想主义之殇”全新的主题,正当我们以为这位年轻编导将重返架空世界时,赵昊桦却出人意料地开启了新的创作征程。
在主持人的追问下,他首次透露了刚刚创作的两个全新作品——《凡鸟》与《香域》。
“如果说《大梦·红楼》是向经典致敬的学徒之作,那么这两部作品就是在传统土壤里培育的新芽。”赵昊桦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它们都取材自历史,却生长着现代的筋骨。”
《凡鸟》如同一株在古典土壤里长出的现代盆栽——《凡鸟》取材自《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故事,却完全打破了传统改编的套路。
赵昊桦解释道:“这部作品保留了原著的人物关系与时代背景,但叙事节奏、矛盾设置以及内核是非常当代的,希望能让观众产生共鸣”。而另一部原创剧本《香域》则展现了他截然不同的创作面向。
这部剧以明末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探讨舆论暴力对个体命运的摧残,据赵昊桦透露,这部剧不仅是一个被'热搜'毁掉的爱情故事,更关乎怀揣理想的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赵昊桦说这两部剧都埋了非常丰富的现实主义内容,期待它们可以与有缘的读者和观众产生交流。
谈到创作理念的转变,这位年轻的戏剧人显得异常清醒:“其实转变不大,最终还是落到生活与人性上。以前做科幻时总想着要颠覆,现在反而更敬畏传统。”
当被问及创作的挑战,他坦言:“00后最大的优势是敢想,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想法落地。”他特别提到在《大梦·红楼》项目中学到的重要一课——“导演张明轩常跟我说,‘创作既要天马行空,也要脚踏实地。’这句话我始终铭记在心。”
《大梦·红楼》仍在迭代,赵昊桦也在前进。这位24岁的创客,正用他独特的创作哲学,在古典与现代的裂缝中,在文艺创作和文化市场的熔炉中,开辟属于Z世代的戏剧疆域。
背景介绍:赵昊桦,男,2000年12月出生于北京海淀,2020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学习艺术史与美学,2021年在南京创立月球引力,2023年获得南京市政府和南京创投集团投资,其个人代表作有《鬼脸城》、《星海体》、《命定之死》、《凡鸟》、《香域》等,合作作品有沉浸式演出《大梦·红楼》及多部网剧项目。
月球引力全称南京月球引力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数字文化IP开发,公司创立初期以IP视觉化和数字化为主要业务,近年公司业务重心在保留IP数字化的基础上逐渐向IP文学化及戏剧化方向扩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