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梨园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第六届湖南省小学戏曲课堂教学竞赛现场展示活动在株洲举办

更新时间:2025-10-25 10:51  浏览量:3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5日讯(通讯员 张旸怡雪)10月24日,第六届湖南省小学戏曲课堂教学竞赛现场展示活动在株洲市二中附属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株洲市教育局承办,湖南省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株洲市二中附属小学共同协办。来自全省的教育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观摩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戏曲教学盛宴。

活动在株洲市南方第三小学学生表演的花鼓戏校园剧《梦·翔》中拉开帷幕,小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赢得了热烈掌声。

开幕式上,株洲市政协副主席杨小幼提出了戏曲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株洲在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及所取得的成果。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余伟良表示,此次活动是推动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推进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省教育厅一直高度重视戏曲教育,通过培养戏曲骨干教师、开展戏曲课堂教学竞赛、创建小学戏曲特色学校等,促进戏曲教育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

随后的经验交流环节,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程芳分享了“戏曲进校园”株洲模式以及“一魂二维五环”传统音乐教学法,系统展现了株洲通过教研先行方式积极开展戏曲大单元教学所取得的实践成果。

“教研先行、四项五环”的戏曲进校园“株洲模式”兼具普适性和实操性的,不仅让本土课堂焕发活力,让中华美育精神浸润孩子心田,更成为湖南省美育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株洲市二中附属小学教师周可可执教的《戏曲曲牌“水仙子”》研讨课上,学生化身“小扈三娘”,零距离沉浸式体验了刀马旦的艺术风采,通过“看、聊、唱、演、品”全方位解锁戏曲曲牌《水仙子》的艺术密码,感受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底蕴。

本次活动的课堂展示环节汇聚了来自全省的六位优秀教师,涵盖了京剧、湘西阳戏、荆河戏、湖南花鼓戏等多个剧种,充分展现了戏曲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品味戏曲韵味中传承文化、陶冶情操。

桂阳县龙潭小学教师胡流利执教的《京剧“亮相”的秘密》,以“手、眼、身、法、步”五大表演技法为切入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模仿创编中深入理解京剧表演的美学精髓。

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英才小学教师向忻执教的湘西阳戏独幕剧《菖蒲塘的春天》,巧妙地将精准扶贫、科技兴农的时代主题融入传统戏曲教学,通过方言念白、特色唱腔和生活化动作创编,让学生深刻感受戏曲与时代的紧密联系。

长沙市芙蓉区曙光路小学教师欧阳伟展示的京剧《玉堂春》选段,通过对崇公道的沉浸式角色体验,引导学生理解戏曲中小人物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

澧县一完小桃花滩分校教师刘雅琪带来荆河戏《打焦赞》,将传统武戏进行儿童化改编,通过圆场、念白和武打动作的分解教学,让学生们在安全体验中感受武戏的魅力。

岳阳县荣家湾街道荷花塘小学教师李依执教的湖南花鼓戏《补锅》选段“刘大娘笑呵呵”,运用AI哪吒情境导入,通过富有创意的“唱、念、演”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花鼓戏的方言韵味和湖湘人民的乐观精神。

特邀专家、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教授周文清对六节课例进行了专业细致点评,从戏曲专业规范到教学创新实践,为参赛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改进建议。现场观摩教师积极参与互动,就戏曲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共研戏曲课堂技艺,共品传统文化魅力。本届现场展示活动的成功举办,深刻体现了湖南省教育厅对戏曲教育传承和发展的重视;为全省小学戏曲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学习的优质平台;也为进一步推动“戏曲进校园”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场馆介绍
北京梨园剧场位于宣武区虎坊桥前门饭店内。由北京京剧院与前门饭店联合创建,1990年10月开业,以戏曲演出为主。剧场由演出厅、展示厅和展卖厅3部分组成。演出厅由剧场舞台和观众席组成,舞台台高8米,宽12...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宣武区永安路175号
乘14、15、23、25、102、105等路公共在永安路站下
梨园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