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当代小剧场戏曲展演季 盛大开幕
更新时间:2025-10-23 10:05 浏览量:1
一叶知秋,戏韵流长。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天艺同歌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繁星戏剧村、戏外花园承办,并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的2025当代小剧场戏曲展演季 ,今日盛大开幕。
本届当代小剧场戏曲展演季的主题词“和合”,意蕴深远。它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关系和谐、共生共融的丰富内涵,倡导的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包容与相互借鉴。而这正与当代小剧场戏曲邀请展演季所展现的融合精神与多元探索方向不谋而合。当代小剧场戏曲展演季本身,正是“和合”精神在艺术舞台上的生动映照。
2025当代小剧场戏曲邀请展演季丨横版海报
当代小剧场戏曲展演季走过十二载,在繁星戏剧村创始人、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樊星的带领下,繁星戏剧村作为承办地,一路见证了它的成长与创新。历经十六年的运营与发展,繁星戏剧村也从“中国首家民营戏剧文化产业园”,悄然成为年轻人的“文艺生活新聚落”。
而今,繁星戏剧村进一步拓展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全新打造的观演艺消费场景“戏外花园”于今日盛大开业。何为 “戏外花园Off Stage” ?它将戏剧的关照从舞台延伸出来,通往院落、空间、露台、展馆、书店、餐桌和香浓的咖啡杯中,在这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跨越时空相见,而我们可一起入戏,感受思想者对话的欢愉时光,在都市喧嚣中偶得一隅戏外花园。
01
开幕盛况
群贤共聚星光熠熠
小剧场,大天地。方寸舞台,承载的是千年文脉;咫尺之间,上演的是人生百态。2025当代小剧场戏曲展演季的到来,不仅是一年一度属于戏曲人的聚会,更是一次无界的艺术交融与思想共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戏曲传承的活力、碰撞的火花与融合的新生。古老的剧种解锁了青春风貌,东西方戏剧实现了跨界对话。戏曲与科技、先锋艺术的深度结合,让传统在当代破茧成蝶,也让年轻创作者的澎湃灵感被清晰触摸。
开幕式启幕前,繁星戏剧村剧场外已化为开放的艺术舞台。领导、嘉宾与观众们流转于昆曲、互动演出、器乐演奏及非遗漆扇等各展演点之间,或驻足欣赏,或深入体验,充分展现了戏曲艺术与当代生活的深度交融。
现场活动
随着场外预热活动的气氛升温,嘉宾们移步室内,开幕式在剧场内正式拉开帷幕。
在开幕仪式上,北京市文联二级巡视员苏社钦在致辞中回顾并肯定了展演季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表示,“当代小剧场戏曲展演季”已成功举办十二届,累计上演剧目160余台,涵盖剧种30余个,观演人次高达25万,并举办了30余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汇聚了170余位专家学者与剧组代表深度参与,为小剧场戏曲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致辞尾声,他朗诵了自己为本次活动所创作的“赋”,并将赋文以书法作品的形式,当场赠予繁星戏剧村创始人、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樊星。这一惊喜环节,将全场氛围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北京市文联二级巡视员苏社钦 致辞
北京市文联二级巡视员苏社钦
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樊星 合影
随后,本届展演季的艺术执行总监白爱莲女士登台介绍了活动核心亮点。她指出,本次展演季汇聚了全国18家顶尖院团与实力主创,将共同呈现21部戏曲佳作、超过60场精彩演出。谈及本届主题“和合”,她阐释道,这既意味着“和而不同”鼓励多样性的表达与对个性、差异的包容,也代表着“合二为一”,每一台演出、每一位观众都将汇聚成一股力量,共同探索中国传统戏曲的当代化表达。回顾展演季十二年历程,白爱莲总监感慨万千,并以“眺望远方,天地无限”八字总结,寄望于小剧场戏曲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艺术执行总监白爱莲 介绍亮点
令牌启,好戏至。启幕仪式上,领导们手持象征戏曲传统的令箭,宣告2025当代小剧场戏曲展演季正式启幕。
2025当代小剧场戏曲邀请展演季启幕仪式
开幕仪式后,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策划的“戏曲名家演唱会”隆重上演。八位艺术名家轮番登台,以经典唱段拉开华彩序幕;终场时,他们再度登台合体,以一曲磅礴激荡的“今日痛饮庆功酒”压轴登场,为2025当代小剧场戏曲展演季的开幕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北京市曲剧团 许娣
京韵大鼓《四世同堂》主题曲
国家京剧院 王越
《平原作战》
中国评剧院 郑岚
《金沙江畔·小酸枣》
北方昆曲剧院 袁国良
《飞夺泸定桥》
北京京剧院 翟墨
《红灯记》
北京曲剧团 胡优
《四世同堂·又进北京》
中央戏剧学院 马力
《智取威虎山》
北京京剧院王蓉蓉
《党的女儿》
艺术家合唱
《今日痛饮庆功酒》
02
剧目巡礼
多元剧种绽放华彩
自10月22日至12月31日,2025当代小剧场戏曲展演季将隆重推出为期两个多月的戏曲盛宴,汇集21部精品剧目、超过60场精彩演出,涵盖河北梆子、京剧、评剧、梨园戏、昆曲、吕剧、秦腔、高甲戏、提线木偶、越剧、蒲剧等多个剧种,并特别呈现实验戏曲、多剧种创新融合剧与儿童京剧等新颖演出形式。
全国18家顶尖院团与优秀艺术家齐聚一堂,参演单位包括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北京百纳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评剧院、武汉京剧院 、福建梨园戏传承中心、中国戏曲学院、甘肃沐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内蒙古艺术剧院、浙江职业艺术学院、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中央戏剧学院正无穷剧社、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北方昆曲剧院等,还有庄丽娥等实力派个人艺术家,携手为观众呈现一场独具特色的戏曲文化盛宴。
作为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与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合作的首个原创项目,河北梆子《西川图》以“戏剧工作坊”形式孵化,在保留河北梆子高亢激昂的传统唱腔与表演风格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小剧场元素,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深刻,是一部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优秀作品。
剧照丨《西川图》
京剧《清照如许》为一部无场次结构京剧剧本,全剧以“谁认识李清照”为引子,打破时间线索。从李清照早年才名初现,到与赵明诚的金石情缘,再到中年再嫁张汝舟、状告合离、入狱收场,逐步展开她的一生关键选择与舆论风暴。
海报丨《清照如许》
小剧场评剧《渔樵歌》是北京演艺集团旗下中国评剧院首部聚焦三国题材的原创小剧场评剧,该剧打破传统三国戏的英雄叙事,从小乔的视角切入,以小乔的人生命运为主线,借渔樵闲人的漫论铺开一副既经典又颇具新意的乱世英雄美人图,探讨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的意义,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剧照丨《渔樵歌》
京剧《命定・乌龙院》以传统戏曲《乌龙院》为母本,将阎惜娇在乌龙院要被宋江杀死之前的悔恨具像化,以阎惜娇“重新活一次”为主要契机,突破了传统戏曲中女性角色被动受难的刻板印象。
剧照丨《命定・乌龙院》
梨园戏《王魁》,是宋元南戏早期剧目在梨园戏中的珍贵遗存,被誉为“南戏首本,宋元遗篇”,讲述了书生王魁与名妓敫桂英相爱,王魁赴京赶考得中状元后,却忘恩负义,抛弃桂英,另娶宰相之女。桂英悲愤交加,自刎而死,死后鬼魂前往京城找王魁索命。梨园戏作为古老剧种,本次将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为观众呈现一段风格大迥的宋元遗篇。
剧照丨《王魁》
昆曲《伞中帕》讲述了一段与伞、帕相关的情感故事,剧本核心主题聚焦封建礼教下婚姻的不自主性与女性 “自我意识” 觉醒。
海报丨《伞中帕》
吕剧《金钱劫》演绎了一场关于“金钱与真情”的极限拉扯。穷书生吴泰为爱赶考,遭豪富钱文暗算。素娘被父逼迫,成为抵债筹码。吴泰高中归来,与素娘的感情能否挣脱金钱困局?这场因钱而起的劫难,又藏着多少凡人的无奈与心酸?
剧照丨《金钱劫》
秦腔《长相念》以“孟姜女哭长城”传说为基底,通过现代视角重构这一经典故事。孟姜女不再是传统叙事中“贞节烈妇”的符号,而是一个以肉身撞击历史高墙的觉醒者。孟姜女的困境映射当代女性在传统伦理与现代价值观间的挣扎,叩问“选择”的虚妄与自由的真谛。
剧照丨《长相念》
高甲戏《罗刹记》取材于清代蒲松龄的名作《罗刹海市》,讲述了一个在美丑颠倒的畸形社会中,任何人都无法过上正常生活的故事。本剧有着独特的表演风格,如诙谐幽默的丑角表演、夸张的肢体动作等,同时充分发挥高甲戏的艺术特色,给观众带来欢乐与思考。
剧照丨《罗刹记》
提线木偶戏《嫦娥奔月》以大家熟知的嫦娥奔月神话故事为蓝本,剧目由《奔月》《单萧独吟》《相思》《梦回人间·四时景》《对镜梳妆》《花好月圆》所构成,是一出集传统与创新等元素相结合的舞台剧,呈现了泉州提线木偶戏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音乐——傀儡调。
剧照丨《嫦娥奔月》
越剧《颜氏》以陆宅主母颜氏的自我情感斗争为主线,深刻剖析了女性身处心灵重压下追求精神独立与自我解放所面临的现实困难。讲述了她孀居十年,爱慕自家的教书先生沈蓉,多年来在“妇珍名节”的桎梏中不敢越雷池半步。为谋前程沈蓉决定离开陆家,面对沈蓉的突然请辞,颜氏万分纠结,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决定正视自己的情感,向心爱之人大胆表白。然而多情总被无情误,颜氏的真情换来了沈蓉的拒绝,自觉万般屈辱的颜氏在自恨与自爱、人性与礼教的激烈冲突中,用颤栗的灵魂书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悲歌……
剧照丨《颜氏》
河北梆子《玲珑窗》以清代文人李渔《闲情偶寄》中“扇面窗景”的构思为引,讲述其与艄公泛舟西湖、醉酒入梦,跨越百年寻访三位文坛名家的故事。
剧照丨《玲珑窗》
小剧场昆剧《竹林三昧》改编自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既保留原作精华叙事结构,又完成中国化故事的梳理再现与昆曲化曲牌写作的重新铺排,兼具当下实验小剧场的现代意趣与东方美学精神的留白韵味,同时也赋予了小剧场昆剧实践以更强的突破性和先锋意义,搭建起沟通中外的艺术桥梁。
剧照丨《竹林三昧》
蒲剧《奥赛罗·疑心》,移植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进行了本土化、戏曲化与现代化的创造性改编。讲述了北朝十六国时期,出身胡人的大将军罗赛,误信谗言杀妻,最终悔恨自尽,可叹一个英勇善战而又充满不安全感的将军,因爱生疑,因疑生妒,因妒而亲手毁坏了最美好的情缘,千古多少悲剧,由此而生。
剧照丨《奥赛罗·疑心》
多剧种《变形人来了!》是一出集合了京剧、昆曲、秦腔等剧种、一人分饰超过十个角色的小剧场实验戏曲,讲述了唐朝书生卢修斯拜神求貌,反被罚作驴身。他色心未泯,借驴形向老板娘诉情衷,被女神将其魂灵投入一甲虫,虫眼中的人间,亲情秤杆倒向利益两端。两世变形串联起古今荒诞,磨盘碾碎书生虚妄,虫壳照见世态炎凉。
每个自我都发出诘问:皮相万变,困住世人的究竟为何?
剧照丨《变形人来了!》
昆曲《蝴蝶梦》,对 “庄周试妻、劈棺惊梦” 的传统故事进行了全新诠释,力求跳出前人窠臼,回归庄周的“蝴蝶迷思”,回归庄周“骷髅叹”故事,回归“梦”的情境,以庄周的梦境笼罩全剧,以庄周“我是谁”的哲思贯串始终,演绎真正属于庄周的《蝴蝶梦》故事。
剧照丨《蝴蝶梦》
新编儿童京剧《火焰山》,取材于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本剧对原书情节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编。讲述了三昧真火修炼成精,自称神火大王,带领手下火急、火燎占据火焰山,为祸一方百姓。唐僧师徒四人,路过火焰山,为解百姓之苦,去央求铁扇公主借来芭蕉扇,合力铲除妖怪消灭火患的故事。
海报丨《火焰山》
戏曲元素话剧《一夜一生》讲述了性格迥异的一群人在一座老旧剧场里的“神奇境遇”。当他们突然间被困在剧场,一件件怪事接连发生,他们以戏魂附身连通前世今生的方式,塑造了四个令人唏嘘感慨的故事。
剧照丨《一夜一生》
《童戏社》是繁星戏剧村出品的互动式京剧儿童剧场,共有三部,分别为《童戏社:脸谱戏三绝》、《童戏社2:超级小英雄》、《童戏社3:八戒变变变》。这三部儿童剧以传统京剧艺术为基础,为孩子们打造“看得懂,听得乐,玩得欢,有所得”的传统文化第一课。在艺术创作上,全面展示京剧“四功五法”精髓,展示国粹魅力;在内容编排上,以爱心、童心、好奇心为原点,以“演出”+“互动”的形式精巧构思,深受观众喜爱。
剧照丨《童戏社:脸谱戏三绝》
剧照丨《童戏社2:超级小英雄》
剧照丨《童戏社3:八戒变变变》
03
戏里戏外 文艺范
戏曲艺术走近大众
不止于舞台的精彩,本届展演季期间,繁星戏剧村将携手戏外花园,共同打造一系列公益戏曲体验活动。从“戏韵惊鸿”戏曲快闪,到“一秒入戏”沉浸式互动工坊,再到戏曲主题讲座、亲子戏剧工坊、徽班进京235周年暨王成宇戏曲人物油画展,这些多元形式将共同构筑一个立体化的戏曲体验场域。
这一系列活动力求打破传统舞台的边界,拓宽戏曲的传播维度,引导观众零距离触摸戏曲艺术的温度,并在互动中编织起公众与传统艺术的深情联结。
本届戏曲艺术展演季的大幕已经拉开,一系列精彩剧目与丰富的公益体验正虚席以待。繁星戏剧村诚挚邀请广大观众朋友走进剧场,亲身感受传统与先锋交融的艺术盛宴,感受戏曲在当代焕发的蓬勃生机与动人光彩。观演之余,观众还可前往全新文艺空间“戏外花园Off Stage”,体验从舞台延伸至日常的戏剧氛围,感受艺术与生活深度融合的美好场景。
戏里戏外,文艺范
让我们共同期待好戏登场!
全场星光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