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广货街镇人大代表让戏曲惠民“唱”进乡亲心坎里
更新时间:2025-10-14 18:51 浏览量:2
“这‘活宝’戏笑得俺肚子疼,那‘变脸’绝活看得俺眼都直了!”10月14日,在宁陕县广货街镇的文化广场上,61岁的周大爷看着台上的戏曲演出,笑得皱纹里都溢着欢喜。这场该镇县镇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的“戏曲进乡村”活动,没有华丽的辞藻宣传,却凭着一张“接地气”的节目单,把文化的暖流淌进了广货街的角角落落。
“啃”出来的节目单“密码”
“乡亲们爱啥,节目单上就得有啥,这是‘死理儿’!”带着这个想法,县镇人大代表们在广货街镇范围内广泛征集村民的“戏曲喜好单”:听老人们念叨“活宝”“表妹情”这些早年听过的戏名;听田间劳作妇女哼唱的“你像三月桃花开”的旋律;把孩子们“要看变脸、济公”的嚷嚷记在小本本上。揣着一兜子“乡土心愿”,与县文广局来来回回对接多次,终于敲定最终节目单。“节目单改了四版,既要留住陕南花鼓、黄梅戏的老味道,又得让年轻人觉得‘不闷’。”她指着节目单上的“爵士舞蹈火花”,“这是‘冒险’加的,就想试试能不能把年轻人‘拽’到戏台前。”
戏台旁的“陀螺代表”
戏曲演出在14日早上9点开始,当天早上7点多,彭儒艳、车平丹等代表就成了广场上的“忙活人”:一会儿帮着卸道具、搭幕布,一会儿挨家挨户敲门喊人“赵叔、张婶,戏台搭好咯,9点到广场看新鲜戏!”当陕南花鼓的第一声鼓点在广货街这片秦岭腹地炸响,广场瞬间“活”了:“变脸”演员的脸谱在灯光下红黄绿蓝飞速切换,孩子们惊得捂住嘴;“吴三宝游春”的戏曲唱段里,乡土故事让老人频频点头;就连“快板”声起时,村民们也跟着打起了拍子。代表们没闲着,一会儿帮着拍照,一会儿帮着维持秩序,额头的汗珠子直往下掉,却总忍不住往戏台上瞅——看着乡亲们或笑或叹的神情,大家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让文化“扎根”在乡土里
“安代表,这戏下次啥时候来?俺还想再看‘济公’耍宝!”演出散场时,社区陈大爷拉着代表的手不肯放。镇代表安鹏笑着说:“您放心,以后经常有!”原来,该镇早和县戏曲团结了“对子”,计划按照村民需求定期送戏下乡,还可以教感兴趣的村民唱陕南花鼓、跳特色舞蹈,让节目单上的每个节目,都能在村里“生根发芽”。
“人大代表的职责,就是把群众的‘一时乐’变成‘长久欢’。”该镇人大表示,接下来代表们将持续跟踪计划落实,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不断优化文化惠民举措,让戏曲进乡村不仅“演得好”,更能“留得下、传得开”,真正让文化的暖意长久萦绕在广货街的每个角落。(通讯员:胡代红)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